经纬织
中国的占星术七政四余果老星宗,还有一个与其它国家占星不同的运用。就是二十八星宿的运用。有人会说,这就是恒星,那我们西方占星也有,我们印度占星也有。实际不是的,实际西占对恒星更偏于只是演读,更像是作为一种“形容词”去运用。而我们的七政四余则不是,二十八星宿是作为“经”去定义的。二十八星宿为经,七政四余十一曜为纬,经纬交织而天象显。那经是什么,经是相对而言不动的,然后纬交成织。所以,很多人在用着西方占星的星盘,其实会使得二十八星宿随着岁差一直在动了。而我们的中国人的处理岁差方式则不是,自唐一行大衍历后,一直是将天宫和星宿“经”定不动,然后岁点向西移动。可以讲,是二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我们实际“不动”的其实是经星,二十八星宿绕于赤黄。然后,由经定宫。而西方占星,则是通过节气点设定宫位,并且因为是源于他们的历史,春分点的观察必需,以春分作为类似于一年天文之始等。是以占星也由春分节点始分,定属原始宫位。这样二十八星宿为了还能对上实天,就只能向东移,实际变成了由宫定宿。是以,我们去看明朝时介绍西方占星的书《明译天文书》,在介绍星宿这些东西时,他是用“杂星”这个词的。而我们的二十八星宿,一直以来都定成“经”。如果理解不了“经”这个词为什么这么重。就可以脑补下织布,和想下,能用“经”来形容的东西是那些。能用经来定义的,都是鼎定性质的。这也是为什么要用恒星制的原因之一。
除了从哲理上,二十八星宿与别国占星的不同。运用上就更是了,我们的二十八星宿不只是用来形容某个东西的。而是作为一种“经”定,脉络架构的。如说十二宫为大框架,就像人体的四肢分属或种种器官组成。那七政四余十一曜就是分别这些器官长得好不好的引动,同是鼻子,谁的鼻子好看点,同是眼睛,谁的眼睛好看点。而二十八星宿就如人体的血管,人体的神经,人体的脉络。将宫星给运作起来,少了他,人体就如行尸走肉而己。如果是星宗一脉就更了,二十八星宿更是如人体的“基因”,定命都是用度的。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理解如《星度指南》等书所引的各种名称,和为什么要大发笔墨。因为,这些是运作一个命盘的关键。而不是像其它国家的占星学那样,只是一种形容词。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真的理解星宿运用和变化。怎么去运用,粗的就不讲了,《星度指南》等己经基本总结好了,以后有再说道这些时,再阐发了。在这篇随便举说一个细致点的运用。比如四正宫神,暗加管摄,为什么能暗加管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星经横络。你会看到,子午卯酉必有日月土,丑戌辰未必有金木,亥申寅巳必有水火。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二十八星宿在选取距星时,不像其它国家。其它国家在选距星时,多偏向取亮度大的星。而我们不是,是常选取次亮度的。其中一种大家较认可的原因,就是追求一一相对。亢必与娄相对,牛必与鬼相对等。然后才慢慢演变成后来的神秘区间。变化的运用就是了,如果你不能理解星经如脉络,那就会错失很多妙理。我这里也随便举一个,比如我们去看一些天星修方择日古书时,就会出来一种说法。以命主所在的度去定妻。如果你理解了星经如脉,如筋,你就能变化运用了。如以你躔坐去看妻的一些情况,那为什么不可以,以妻坐下看子息的一些情况。我去躔坐之下,如夫妻之道。那妻所坐下飞出,不就如子从母身来。随举一二,都会有无限妙理,关键你要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去思考。如果能理解二十八星宿一些本身的神秘定义时,就更是神趣无比了。其哲理,无非经纬交织,而其运用则无非满盘飞动。
这是心学大者,王阳明的星盘。王阳明总成心学,学生门徒众多。可以讲,明后期所有活跃着的历史人物,大多与其门徒多少关联,以子女日月集众。但是,本人则艰子,无奈之下,只得从亲处过继一子,后于五十多岁时,方得一子,继承伯位。可以看到,土是妻星,在参水度上,而水为兄弟之度。水星更与余奴同归于奴宫。奴宫又更是水气相连克土于相宫。
这是左宗棠的星盘。火是妻星,躔在轸水迁度上。水星引阳于财宫卯地,卯又是门户之地。自视甚高的左公于当时,入赘妻家。 同水同体,同是玄武持旌,传周家之女,颇有贤内之名。才气丰盈,有“闺中圣人”之誉。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