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滑雪的时候,就算我们克制住了自己体内的no zuo no die,也无法屏蔽那些来自“鱼雷”们的脑残冲击。所以为了自身安全,雪友最好还是都安全武装起来吧。比如,选个在关键时刻可以给我们加条命的滑雪护甲,很有必要!
滑雪护甲,顾名思义就是保护上半身的滑雪护具,主要分护背、背心半甲、全甲三种。滑雪时穿护甲可以很好防止肩、背、脊椎等部位的受伤,帮助我们抵御雪场上意外飞来的撞击危险。
现在市面上的滑雪护甲有很多,质量高低不一,好的滑雪护甲到底怎么选?应从哪些角度去选择护甲?这里,大有讲究。性能优异的滑雪护甲需要在人体受到摔倒碰撞时能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大量能量,从而实现对人体的保护。
• 护甲中防护块的材料要是先进的高科技缓冲吸能材料,推荐其中3个有代表性的:D3O,VPD,Poron
1| D3O-智能分子材料
英国工程师发明的D3O材料,它属于“膨胀性泡沫”,是有粘胶液和聚合物共同组成的抗冲击材料,在不同的重力冲击之下会呈现出坚硬与柔软两种状态。在常态下,D3O保持松弛,柔软有弹性;但在遭到剧烈撞击或挤压时,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迅速锁定,在短时间内收缩硬化,抵消外力,保护人体;在外力消除后,又会恢复到最初柔软的状态。整个变化过程可以在纳秒级别的时间内完成。
目前D3O材料已用于摩托车防护、运动防护、手机保护壳等诸多民用领域,在军工方面也有广泛应用。不过D3O材料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D3O材料适用的温度范围大约是-4度到122度,在更低温度时会变脆,而在更高温度时则会液化。此外,D3O的寿命大约在2-3年作用,使用时间更长时会发生老化,丧失保护能力。
2| VPD-团状粘性聚合物
瑞典POC公司开发的VPD材料也是一种典型的防护材料,俗称团状粘性聚合物。这种材料的性质与面团类似,具有高阻尼性,收到冲击时同样会迅速硬化并吸收能量。VPD与D3O的区别在于,D3O在受到冲击力是迅速硬化,变形量很小,而VPD在受到冲击力时迅速收缩体积。
与D3O相比,VPD更耐老化,使用的时间更长,但没有D3O的吸能效应高,压缩反应没有D3O的分子级的锁紧反应快,吸收冲击力的感觉没有D3O更安全舒适,震动和冲击都要更强烈一些,D3O的防护性和耐冲击的感觉更好,科技含量也更高,但它没有VPD耐用抗老化,所以D3O可以见到有专门的垫片替换,而VPD一般都是全封闭的,不用替换。
3| VPD-Poron-高性能高密度聚氨酯泡棉
美国Rogers公司出品的Poron高性能高密度聚氨酯泡棉,俗称高密度海绵。Poron内部具有均匀分布的微细气孔,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高缓冲性,高压缩还原性,在常见的护具材料中,价格比D3O和VPD低的多。此外,Poron材料的耐用性很高,抗老化性能比D3O和VPD都要好,对使用温度的容忍度也比较大,因此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高端产品通常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以硅胶等材料为辅助,并采用蜂窝结构来构成更为复杂的防护系统,这比单纯采用Poron材料的效果好的多。而单纯的只采用Poron的材料,则很难达到很高的防护效果,或者无法控制重量和厚度,从而影响灵活的佩带。
• 除了材料,护甲还有哪些其他方面的挑选要点值得考虑?
1| 防护块的位置
防护块的位置如果不正确,不如不带,因为会硌到。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护具都是欧码,相对于亚洲人的体型来说,肩部尺码都偏大,胳膊尺码偏长,造成肩部和肘部的防护块容易移位。因此选择护具的时候,最好能亲自试穿,要不就买偏小一号的护具,这样才能保证肩部、肘部、肋部的防护块位置的正确。
2| 护甲内衬材料
很多人可能觉着护甲内衬,就是把护甲防护块组合起来,然后把护甲包裹在身上用的。那就想得太简单了。护甲内衬很重要,通风,排汗,除味最好,特别是防护块周围的内衬,隔着厚厚的防护块,这部分内衬很不容易迅速排汗。因此,穿完后我们要经常翻过来晾护甲。现在,有的护甲内衬使用了莱卡材质,排汗速干,防护块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取出,内衬可以直接洗涤,很方便。
3| 穿上雪服时的兼容性
如果穿护甲的话,买雪服的时候建议选大一码。有的护甲,防护块前后都很厚,突出很多,雪服如果太紧身,就会勒出护甲的印子,不太美观,也限制了动作。有的护甲防护块很薄,这样的护甲穿着紧身一点的雪服也不显,但防护效果不打折扣。
• 亲,护甲更多是为别人穿的~
护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比起防摔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防别人撞你。毕竟,在雪场最可怕的就是意外撞击。虽然护甲(尤其全甲),价格不菲,我们也建议雪友尽量考虑。
同时,在雪场滑雪要遵守雪场安全规则,在能够控制自己速度的地方滑行,不要盲目冲坡;注意滑雪礼仪,前方的滑雪者通常拥有雪道的优先权,“追尾”负全责。休息时或者雪道上停住,要尽快退到雪道两侧,不要停留在中间。不要撞伤别人,也避免被别人撞伤。滑雪好玩,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