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诱因,防范慢阻肺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1.吸烟是慢阻肺的首凶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由于该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隐匿性强、容易急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吸烟则是慢阻肺的主要诱因之一,且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患慢阻肺的风险就越高,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也会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建议35岁以上、经常吸烟及吸二手烟、长期接触粉尘、室内外烟雾或有害化学物和有家族病史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肺功能。
2.防范哮喘发展为慢阻肺
有哮喘的患者,首先要控制好哮喘,包括合理用药,避免触发哮喘的因素等。同时,要主动戒烟、杜绝二手烟以及生物燃料、化学物质暴露,远离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加强营养、积极锻炼以增强抵抗力,避免感冒以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每年应至少检测一次肺功能。
3.别让感冒引起大麻烦
慢阻肺患者最怕感冒,不仅会加重咳喘,还可能继发感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出现气促加剧、痰液黏稠等症,严重时还会诱发呼吸衰竭。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发期,老年人呼吸道防御能力较差,更易被传染。老年慢阻肺患者,一定要积极预防感染,注意保暖,室内经常通风,少去人多拥挤场所,及时接种疫苗等,将病毒拒之门外。
4.长期反复咳嗽需警惕
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喘息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慢阻肺的确诊依赖于肺功能的检查,并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一般而言,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有长期吸烟史、活动后气促、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就应该警惕慢阻肺,需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