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的临床干预(一)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首先应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使糖尿病前期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能力,达到行为上的转变。同时要对患者进行适当及规律的干预,使其逆转为血糖正常人群,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石,并应贯穿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的整个过程。中国大庆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糖耐量异常人群以后14年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提示,生活方式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58%。其他国家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2.药物干预
建议根据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高低、个体的健康需求/经济和医疗条件进行分层管理。较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控制目标、具有较高风险或具有健康需求(例如年龄<60岁)、有经济和医疗条件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药物干预的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前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其他人群应该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区别对待。如已患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或超老年、老年痴呆、精神障碍、脏器功能受损、预期寿命<10年以及老年独居等糖尿病前期者,病情差别较大,重点是健康教育、血糖外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及血糖监测,一般不需要针对血糖做特别干预。
吡格列酮可使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72%,但会导致体重增加并有水肿反应。GLP-1受体激动剂、奥利司他在减轻体重和减少糖尿病发生风险方面也有效。因噻唑烷二酮类不良反应较大,GLP-1受体激动剂尚缺乏长期的安全性分析,故仅限用于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极高并且经其他传统的干预方式失败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