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的诊治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感觉口苦,不必过于担心,可能会自然消失。但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就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有没有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如无明显内脏疾病,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调性口苦,可在医生处方下,服用中药汤药或中成药。
Part 1
外感风初入少阳
主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恶心。
治法
发散病邪,成药可用小柴胡散加银翘解毒丸。
Part 2
肝郁化热
主证
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黄。
治法
清泄肝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
Part 3
心火上炎
主证
心烦、焦虑、紧张、失眠、面红目赤、小便短赤。
治法
清泄肝心火,成药可用黄连上清丸。也可用黄芩3克、栀子3克、白薇3克、淡竹叶3克水煎代茶。
Part 4
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苦
主证
胃胀腹胀、口臭口苦、舌苔黄腻、便秘或大便黏滞不爽。
治法
消食导滞,成药可用大山楂丸;重者可用枳实导滞丸1~2次,2次之间间隔8小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忌油腻与辛辣食物,放松心情,保证睡眠充足。
Part 5
疏肝理气
自前正中线剑突下(心窝),沿肋弓下缘擦至腋中线,以掌快速推擦两侧胁肋部,然后点按位于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的肝经期门穴,反复操作大约3分钟。可起到疏肝理气、解郁利胆的作用,对肝胆炎症与郁闷不舒有良好效果。
前一篇:口苦的原因有多种
后一篇: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