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心病?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的或器质性的改变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一种心脏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年龄组。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和血管的老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展,直到患者出现症状甚至引起死亡。那么,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呢?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管的一些内皮细胞发生迁移,引起脂肪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加之一些血管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形成一些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这些斑块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体内的很多其他因素作用,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逐渐变厚,最终可堵塞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可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后者又称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的特征主要包括:脂质核大,纤维帽薄,炎症反应,内皮功能低下,外向重构等。斑块破裂是指斑块的纤维帽中断,可继发性腔内血栓和斑块内出血等现象。在有些情况下,这个纤维帽发生破裂,就会形成急性血栓,把这根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它所供血的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也就是我们说的心肌梗死。总的来说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前一篇:养生延寿“七按时”
后一篇:情绪的自我“按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