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三级预防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当肺癌发生时,机体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并引发疼痛、咳嗽等症状的时候,其实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肺癌的时候已处于晚期的原因。因此,定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显得更为必要。
肺癌的预防常采取三级预防的措施
第一级预防:
通俗地讲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控制肺癌的第一道屏障。前面提到的控制吸烟、做好环境保护和职业暴露预防措施等等,其实就是第一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第二级预防呢?平时除了定期检查之外,还要注意一些身体的“报警信号”。
常见的“报警信号”有: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且经过常规的止咳、抗炎治疗无效;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但咳嗽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短期内持续或反复痰中带血;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末端指(趾)头增粗;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但近期结核病灶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胸腔积液,尤其是逐渐增加的血性胸腔积液。
总之,当身体出现不适变化时,要及时就诊,争取做到“三早”。
第三级预防:
实质上是对肺癌的治疗。它是对已确诊的肺癌患者采取措施,包括防止因病致残和康复治疗两个阶段。第三级预防主要通过对肺癌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来防止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