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23
  • 关注人气:4,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家园有个“养老圈”区域养老联合体托举最美夕阳红

(2020-11-16 11:04:25)
标签:

健康指南

健康

在家养老,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怎样才能得到便捷周到的上门服务?高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法每天探望,远程看护如何实现?很多人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如何促进医养结合?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拉动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如何发挥政府职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让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在老年人口密集的潘家园,街道牵头组建了“养老联合体”,整合优质资源,从养老驿站到医疗机构、服务商,实现多方联动,为老人提供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作为朝阳区试点,潘家园区域养老联合图逐渐探索出规范管理、专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科技赋能
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

今年90岁的王兵(化名)老人和老伴住在潘家园。他们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住在这里,两人互相照顾。老人单独居住,子女们不放心,周末抽时间过来探望,平时电话联系。“爸妈身体还算硬朗,但毕竟年纪大了,耳背,经常听不到电话响。手机、座机没人接,可把我们急坏了,就怕出什么事。”老人的儿子说,之前想过装摄像头,但老人不乐意,觉得没有隐私。

“现在我们踏实多了。您看,街道组织安装了看护系统,我在手机上随时能知道家里的情况。”他指着客厅墙上挂着的“小盒子”告诉记者,这是通过红外感应形成信号的接收器,只要家里有网络信号,就会记录老人在这块区域的活动信号,卧室和卫生间也安装了,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父母在家的情况。“这个服务项目帮了大忙!”他特意给负责安装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感谢。

远程看护系统进行持续的日常活动数据采集,实现对老人起居活动的探测和预警。除了通过分析信号情况发现生活习惯改变,比如卫生间停留时间过长、夜间反复出入客厅、卫生间之外,一旦出现意外跌倒、中风倒地所致长时间没有自主活动,会提示家属或后台工作人员予以关注,能够相对及时地干预。

在潘家园街道,目前已经有130户家庭免费安装了远程看护系统。为他们提供这项服务的九龄丽湾养老服务公司,是潘家园街道养老联合体的成员单位之一。

“我们辖区约13万人口,其中老年人口密集,约3.9万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大。”潘家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内服务体系众多,但有效统一的服务输出少,为了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和统筹安排,街道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养老联合体试点工作。

联合体项目按照“1+2+5+7”的方式开展,即1个统筹指导小组(街道主管领导、民政科工作人员、养老专家、养老机构代表)、2个运营管理平台(联合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平台)、5家服务商、7家养老服务机构组成养老联合体,主要面向独居、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及困难群体提供养老服务。

优势互补
用专业素养赢得老人认可

区域养老联合体是一个共享平台,可以链接辖区内的养老、医疗、文化、商业等各方面资源。在潘家园街道的管理统筹下,联合体筛选优质服务供应商,建立长效监督管理准入、淘汰制度。

潘家园养老联合体通过资源整合,各机构发挥自身优势,为老人带来多元养老服务。

九龄丽湾公司的远程看护项目、爱侬养老公司联合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安装智能门锁,科技赋能“互联网+”养老,让老人舒心、家属安心。

潘家园老年公寓承接文化养老服务项目,面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音乐、舞蹈、书法、国画等课程,“文化养老”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愉悦。

养老驿站和医疗机构合作,以社区为依托,“医养结合”时候关爱健康,用很多老人的话说——特别“贴心”。

在松榆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潘家园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养老康复服务项目尤其受到街坊们欢迎。颈动脉彩超,是老年人每年体检的刚需项目,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做。很多老人有腰膝酸软、腿麻脚凉的症状,因此驿站决定将泡脚服务纳入项目,药包内含九味中草药,专门针对腰膝酸软,有活血通筯络的功效。“后疫情”时期,驿站利用卫健委“暖翼”小程序,为老人进行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测评,让老人感觉很新鲜,也很实用。

驿站大厅的电视屏幕上,对项目内容进行宣传,说明项目的由来。有的老人在登记现场询问:这个项目真的不花钱吗?不会到时又让掏钱吧?工作人员回答:您放心,真的不用掏钱,政府已经为您付过费了!在服务过程中,老人们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老年人的待遇越来越好了 ”“希望以后年年能有这样的体检!”

“驿站服务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的鼎力支持。”松榆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初期,街道办事处组织项目负责人与潘家园12个社区的居干座谈,详细介绍项目内容、开展方式,现场答疑,同时组建QQ群及时沟通信息。通过社区居干的宣传,项目迅速得到推广。在疫情平稳后,街道办事处再次与社区联络,优先组织符合条件的、在疫情防控期间义务值守的老人进行健康体检,不仅推进了项目的进度,也使得服务更具内涵。

联合联动
推动良好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

潘家园养老联合体的发展,正是养老服务新格局之下,政府角色转换的一个缩影——从大包大揽到组织协调、监管统筹;整合养老资源,统筹用于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调度区域资金和市场资源的利用,促进各类养老服务资源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发挥养老资源的效益作用。

联合体成员单位九龄丽湾公司负责人介绍,由其牵头搭建的联合管理平台和信息管理平台,陆续全部汇入全辖区内的所有服务资源,“我们要变现有的老人呼叫服务逐步改为主动上门,定时、定向规律服务,这就更需要信息平台的辅助和政府监管,为机构提供需求信息,提高公信力,为老人提供安全感。”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所有服务商与服务人员均在街道备案,经街道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纳入平台,确保了入户服务的安全,有准入标准,有退出机制,接受服务与服务回访可查。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多元化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刚需”。

10月18日,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量已达371.3万人,户籍老年人口总量达367.7万人。截至2019年底,累计建设养老照料中心297个,累计建成运营驿站1003家。

对于老人来说,政府监管的居家养老服务带来更多安全感。对于服务商而言,联合体的建立,让各级机构能形成联动关系,不再是单打独斗。

作为朝阳区最早一批试点之一,潘家园养老联合体以智能化的后台对接社区需求,用智能化技术整合线下的服务资源,为机构提供数据和需求信息。同时可以实现养老驿站、照料中心、居家养老区域标准化管理。形成抱团发展养老事业、减少同行业不正当竞争。联合运作、联合服务、联合评估,正在促进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