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信号提醒你血液太黏了
(2019-12-16 09:56:48)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临床上将血液黏度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黏滞血症。高黏滞血症的危害是引起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慢阻肺等病情加重。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血液是不是太黏稠了?
有四个信号能提醒你:
晨起头晕。早上醒来浑浑噩噩,头脑晕乎乎,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而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晚餐过后反而精神状态最好,浑身有劲没处使。这可能是血液黏稠的信息。血液黏稠高的人多数早上无精打采、晚上斗志昂扬。
午饭后犯困。吃过午饭想休息半小时,这是正常情况。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午睡,血液黏稠的人是忍不了的。午饭后一定要马上睡觉,休息一会儿精神状态会明显转好。否则,一个下午都会觉得又累又困,眼睛睁不开,身体也不舒服。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加速,血黏稠度高的人大脑供血不足导致。
蹲下呼吸困难、气短。血黏稠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下蹲困难,有些人甚至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蹲下干活,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血液循环供血不足,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换,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机体出现呼吸困难、憋气等缺氧现象。
阵发性视力模糊。很多人平时视力还可以,偶尔视力会模糊,这个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血液黏稠度高、血液流通不顺畅,一些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供给视神经,视神经和视网膜会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阵发性视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