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本无罪,其罪在嘴

(2019-04-11 11:11:38)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

糖本无罪,其罪在嘴

在许多糖尿病友眼里,“糖”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那么,“糖”真的那么可恶?糖友必须敬而远之吗?事实并非如此。

糖有多种,粮食也是“糖”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糖类是人体三大营养素之一,它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及多糖(主要指淀粉类食物)。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大多数指的是带甜味的“单糖”和“双糖”,这类“简单糖”食入后可很快被人体吸收而使血糖显著升高,因此,糖尿病人除了在出现低血糖时应及时服用外,最好不要吃单糖和双糖。而多糖(指馒头、面饭、土豆、山药等淀粉类食物)食用后要先在肠道被淀粉酶消化分解为葡萄糖,然后再缓慢吸收入血,故不会造成血糖急剧增高。

糖类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源泉

血糖对于人体来说就相当于汽车所需要的汽油,其功能主要是提供人体各种器官(如大脑、心脏、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55%~60%来自糖类,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内被代谢并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种器官活动时利用。吃了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开始上升,此时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进入血中,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打个比方,将细胞比作房子,胰岛素就是打开屋门的钥匙,葡萄糖是靠这把钥匙进入细胞内的。

糖尿病不是吃糖多引起的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能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而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影响了对血糖的调控,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导致目前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根本原因并非是“糖类”(即“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而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蛋白质类食物吃得太多,致使总的热量摄入超标,再加上缺乏运动,导致肥胖人口激增,而肥胖可以产生胰岛素抵抗,引起糖尿病。

由此可知,如果人体胰岛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即便吃糖多点,也不会得糖尿病;倘若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出了问题,即使一点糖果也不吃,照样会得糖尿病。但是,一旦得了糖尿病后,为了控制血糖,则应限制单糖(糖果、果汁等)的摄入。



吃糖也要讲科学







在饮食结构上,糖尿病人虽然以多糖(即淀粉类食物)作为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总热量的55%~60%),但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容易造成体内热量过剩,其中一部分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超重和肥胖,而肥胖恰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由于糖尿病人对血糖的调控能力下降,而单糖、双糖等在肠道吸收较快,容易导致餐后血糖显著升高,所以糖尿病人还是少吃甜食为好,但在抢救低血糖时除外。但吃什么水果?什么时间吃?吃多少?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而定。一般来说,血糖高时,暂时不吃水果,可以用黄瓜、西红柿代替,待血糖控制平稳后再吃水果;尽量选择水分大、糖分低的水果;不要饭后马上吃,应在两餐之间加餐时吃;不要多吃,并且应将水果所含的热量从主食中扣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