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胃酸“乱窜”危害大,须及时制止

(2018-06-16 12:50:54)
标签:

健康指南

胃酸

分类: 养生保健
胃酸“乱窜”危害大,须及时制止
胃酸能刺激人体分泌消化相关的酶、激素以及神经递质,使得食物的消化能顺利进行。但当胃酸过多时,它就开始“四处乱窜”,轻者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病态症状,严重的会降低食欲、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形式的胃病。

乱窜到贲门。贲门在人的食管和胃的连接处,胃酸如果从贲门“窜上来”到食管里,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引起食管及周围组织不适,出现烧心泛酸症状,还会表现为反复咳嗽、咽部异物感,甚至出现口腔溃疡、胸闷、心慌等情况。

胃酸“乱窜”危害大,须及时制止
由于食管是个鳞状上皮,它既不耐酸也不耐碱,如果经常性的胃食管反流,食管会发生糜烂,导致反流性的食管炎,再严重一点形成溃疡,溃疡再严重形成狭窄或梗阻,若长此以往,食管发生器质性病变,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食管癌。

乱窜到幽门。胃酸除了向上跑,还可能向下到幽门——胃的下端跟小肠接触的地方。这就会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发生溃疡,形成一个糜烂面或者溃疡面。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胃酸“乱窜”危害大,须及时制止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饭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患者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后缓解数月,反复发生。

乱窜到胃壁。人体正常的胃黏膜表面有一层黏液层保护我们的胃壁,除了这个黏液层,胃黏膜之间的细胞是紧密连接的,一般的胃酸是无法穿透黏膜层的,但是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激因素,或烟酒刺激等,破坏了黏膜层的细胞结构,胃酸就会有机可乘,跑到黏膜下面导致黏膜损伤,逐步发生炎症,形成糜烂溃疡,在反复的胃酸刺激下还会形成胃穿孔。此后,随着细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又趋恶化,严重者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胃酸“乱窜”危害大,须及时制止
专家提醒,对于已经有胃溃疡、胃穿孔或者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来说,饮食上要相当注意:牛奶、咖啡、巧克力等甜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烟酒、浓茶、葱姜蒜、辣椒、胡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的东西也要避免,粗纤维的食物像芹菜、韭菜也要适当控制,粽子、元宵一类难消化的黏食要少吃,海鲜、河鲜等寒性食物也不宜多。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