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可惜很多人没看就扔了

(2018-01-17 16:48:21)
标签:

健康指南

药品说明书

用药安全

分类: 养生保健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可惜很多人没看就扔了
文/兜妈

有多少人吃药是不看说明书的?又有多少人为了图方便,把药板抽出来放着,说明书和盒子都丢掉?

说明书上面都是废话嘛,反正也看不懂。
我知道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粒不就得了吗。

好吧我承认,药品说明书通常比较枯燥专业词汇又太多,看得人头大。但人家并不是废话。至少以下这5个问题,咱还是搞搞清楚比较好。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

“国药准字”教你轻松辩真伪

真药:国内所有药品的准字是一样的,就是“国药准字”

假药:如果药品说明书上写着“卫药健字”,这是假药无疑,扔了吧,这种批号早就已经被废除了。

保健食品浑水摸鱼:如果说明书上写着“卫食健字”或者“国食健字”,那只是保健食品,而非保健药品。如果有商家大吹特吹其保健品的“药效”,怼他吧。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可惜很多人没看就扔了
注意:即便是注明了“国药准字”的药,也建议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数据查询”一栏,查一查这个准字是否对应这个药。一些假药的说明书上会印一个看上去很正规的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但你去查了才发现,根本就是张冠李戴啊。

“有效期”和“失效期”很重要

有效期是“直到这一天还有效”,失效期是“到这一天就失效”。

举个例子:
“有效期至2017年8月”和“失效期为2017年9月”,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你在8月可以吃,9月就别了,它过期了。那8月31号还能吃吗?

理论上能,但其实不建议这么做,何必呢。药品过了期限或变质,导致失效是小事,引起毒性反应才是大麻烦。

注意:没到过期时间,但如果药品外观看着就不对劲,比如膨胀、变色或者冒霉点,最好也别吃。

“慎用”“忌用”“禁用”分清程度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可惜很多人没看就扔了
“慎用”“忌用”“禁用”这三个近义词兄弟,主要是在于警告程度的不同。

“慎用”是初级警告,告诉你要留神,吃药前再仔细想想。不是说不能使用。主要是警告那些喜欢自我用药的人。

  • 比如孕妇慎用,要考虑到你肚里的小宝宝;
  • 比如小儿老人慎用,要考虑到剂量和代谢;
  • 比如肝肾本身就有点问题的人,要慎重考虑,吃了药会不会加重肝肾负担。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

如果在阅读说明书时,你发现自己属于忌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一定要和医生再次沟通确认。

“禁用”这是对用药最严厉的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

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常见”“偶见”“罕见”不良反应,该不该怕?

“常见不良反应”中的“常见”两个字,并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严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表述方式。根据不同的发生率,一共六档分别为:十分常见、常见、少见、偶见、罕见、十分罕见。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可惜很多人没看就扔了
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发生率。比如头痛恶心在某个药的说明书上,属于“常见”不良反应,但在另一个药的说明书上,就可能属于“偶见”不良反应。 不过一般来说,“常见”的问题(头痛、恶心、胃肠道反应)都不太严重,严重的问题(视觉模糊,晕厥)多半属于“偶见”或“罕见”。

毕竟如果严重不良反应却常见发生,这个药就得撤市了。

注意规格,别吃错药量

因为现在同一种药的生产厂家实在太多,规格未必一样。

有的厂家一粒药100mg,而有的厂家一粒药只有50mg。就算是同一个厂家,都有可能同时生产100mg和50mg两种规格,所以如果你只认厂家不看规格,就有可能吃错。

结果本来该吃100mg的吃成了50mg,起不到效果;而本来要吃50mg的吃成了100mg,那就有过量的危险了。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倍感自己需要补的功课太多......这张印满文字的小纸片,真是信息量满满。

总而言之,药品说明书上有不少关键信息,希望大家能够树立一个正确观念:说明书不是小废纸条,以后别乱扔。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