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骨质疏松要双管齐下

标签:
健康指南骨质疏松杂谈 |
分类: 养生保健 |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老年疾病。钙质的丢失通常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前五年呈现快速丢失,后五年趋于平缓,这就导致很多人为什么觉得自己的骨质疏松一段时间加重,一段时间又好转。
具体来说,骨质疏松有三个临床表现:疼痛,身高变矮,脆性骨折。有人在负重的时候,会感觉腰背疼痛,怀疑是否是脊柱或者是腰椎间盘的问题,但是很有可能也是与骨质疏松有关。必须通过拍X光片,进行骨密度检查来进行确诊。
目前我国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6944万人,其中女性约为男性的3倍。如果骨质疏松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由此带来的骨折、疼痛、脊柱畸形发病率将日益上升。之所以那么多人没有检查和治疗,是因为对骨质疏松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骨质疏松患者普遍存在着三大误区:骨质疏松是“老年必得病”;喝骨头汤、晒太阳、吃钙片就够了;嫌麻烦,吃一大堆药,不能持续治疗。对这三大误区,专家认为,首先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其次,平时简单的补钙不能满足身体需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到医院接受正规检查,加上有效的药物干预;再次是必须坚持服药。数据显示:骨质疏松患者不到10%的人接受了骨密度检查,仅有不到3%的患者接受了抗骨质疏松治疗。
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对于治疗骨质疏松远远不够,还需配合服用一定抑制骨破坏的药物,如出现严重的疼痛症状,可配合服用降钙素。
出现骨质疏松,要去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正规治疗,遵循指南,不要轻信市场上的商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后一篇:燕窝,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