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春季是孩子黄金长高季,怎么帮孩子突破遗传身高?

标签:
健康指南儿童身高 |
分类: 母婴育儿 |
文/兜妈
关于孩子的身高,一直都是我很焦虑的问题。因为我和孩子爸本身不高,儿子的平均身高在体检时又总是处于中等偏下。在小区遛弯时,硬是认下了很多比自己年龄小的“哥哥姐姐”,真是哭笑不得。
虽然有些父母并不担心孩子未来的个头,但怎么促进孩子长高,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孩子到底能长多高?
最靠谱的当然是骨龄检测法。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准确、最科学的预测方法。需要X光拍手部和腕部。但一般孩子其实没必要做这项测试。
孩子能长多高,大体上有两种简单算法。
2岁身高 × 2 =
成年身高
这是一种超级简单的预测方法(听说篮球队在选小运动员时就用此方法估算),如果是男宝宝,用他2岁时的身高乘以2,得到的结果就是他成年后身高的一个粗略估算。如果是女宝宝,因为女宝宝长得比较快,可以用她18个月时候的身高乘以2。
(父身高
母身高)÷ 2 = 成年身高
宝宝成年身高 = 父母平均身高 ±
6.35厘米(男生加,女生减)
注:男宝在父母平均身高的基础上加6.35厘米,女宝则是减去6.35厘米;这个方法可能存在10厘米的误差。
孩子长高80%靠遗传,请放下执念
有些父母自己不高,但就是希望孩子将来长的很高。然后就是各种补补补。我认识个妈妈,她跟我说,全家几乎都有让孩子长高的执念,妈妈让孩子吃钙粉,爸爸让孩子吃鸡蛋,奶奶让孩子吃虾皮,姥爷让孩子吃主食,姥姥觉得除了家里人之外的所有人说的都对。结果怎么样呢?折腾半天,孩子身高始终没什么大突破。因为基因起到了80%的决定性作用。
未来身高有10cm的浮动机会
不过不用灰心,就像很多主流儿科医生提到的,这里面还会有上下浮动10厘米的误差,而这误差就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起了20%的作用。
基因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下环境因素
关键点1:补充维生素D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记住,孩子都不缺钙,而是缺少促进钙质合成的维生素D。没有维生素D,饮食当中的钙只有10%~15%被吸收。
建议:1岁以内,400国际单位(IU)/天,1岁至青少年,600IU/天。
关键点2: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且营养均衡
有助于长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富含营养的食品,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D、锌。而我们亚洲人的食谱里普遍缺乏。牛奶是富含蛋白质的优秀代表。宝宝不爱喝奶也不用特别纠结,平时可以提供酸奶、奶酪作为补偿。
建议:幼儿园孩子平均每人每餐150ml牛奶,6岁以上儿童每人每餐200ml牛奶。
关键点3:户外活动不能落下
人体是很精密的一部机器,如果肌肉和骨骼太弱,无法承受过高的身高时,它就会停止生长来进行自我保护。换句话说,你家孩子本来可以长得更高,但如果他缺少运动锻炼,身体发现肌肉和骨骼发展跟不上,就不会再长个了。
关于户外活动时间,在美国基本都是有硬性规定的:1~3岁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等3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
兜妈有话说:
宝宝出生之后,他们身高体重的增长就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了。但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抓住的只有那20%的后天机会。焦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不光身高,育儿很多问题都是这个道理,做好我们能控制的,其他就看孩子自己了。但无论孩子最终怎样,我无愧于心,同时会一如既往爱他们。
前一篇:结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