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开了家超市,专卖过期食品,顾客排起长队,王妃亲自剪彩…

标签:
健康指南丹麦超市过期食品杂谈 |
分类: 休闲娱乐 |
文/子泉
今年2月22日,丹麦哥本哈根开业了一家名为“Wefood”的超市,专门卖过期食品,并且毫不掩饰。
它们的Facebook主页上明目张胆地写着:Wefood——丹麦第一家过期食品超市。
这也太高调亮相了吧!不但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甚至连丹麦王妃和食品环境大臣都去给超市的开业典礼捧场。
店铺面积不大,目测不足100平米。货架上的货品种类和数量,甚至还不及当地的普通超市和杂货店。
每天下午3点钟开业前,门口等待购物的人都会排成长龙。
不到晚上6点,入口处墙边的果蔬货架已经基本空了,中间两个冰柜里的冷冻食品也空了一半,四周货架上的零食和饮料还是满满当当的,但是种类不超过20种,价格都比普通超市要便宜50%左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健康指南”微信公众号:jkzn1988)
环顾超市货架,所有的食品标签上都赫然注明:“超过最佳尝味期”这也是它们如此廉价的原因。
这里的“过期食品”是真正的过了保质期或者外包装有损坏的,而不是什么营销噱头。
比如,刚过去的一个节日里剩下的一些点心,外包装破损了的玉米片,标签错贴成印度香米的普通大米等任何临期或过期食品。
丹麦《政治报》 (Politiken) 也赞助了折价报纸。
换句话说,其他商店和生产商认为自己不适合对外销售的东西都会捐给这家超市出售。
反对浪费,我们都懂。但是这么拼,要让人吃过期食品,然后居然还得到消费者的大力支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家超市是在非营利组织“丹麦教会救助”的筹划下创建的,目标消费者群体是关心环境问题的人。
它创建的初衷是为了减少食物浪费,所得利益全部捐出。
来这里买东西的并不都是穷人,大部分人是因为喜欢这家超市的概念。顾客的脸上都带着友好的表情。
Mei在哥本哈根的一个剧院做新媒体工作,特地到店里来买了一大包东西。
丹麦女孩Hanna(左)把来探望她的德国好友Katharina(右)也带到了WeFood。
Katharina说:“这是我第一次在过期食品超市里买东西。我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想法,提醒了我们平时有意无意间浪费的很多食物。”
“货架上每天的食品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基本上要取决于当天从供应商那里拿回了什么被人抛弃的食物。”
“WeFood已经得到了很多食品公司的支持,包括丹麦的连锁超市、食品加工厂、咖啡馆和食品进口公司等。这些公司免费为WeFood提供即将或已经过期、颜值不达标和和其他不符合出厂标准但保证安全的食品。”
“人们对这家超市的支持不只是来做志愿者和来买东西,从最开始有建店的想法时就有了很多支持。我们项目启动基金有相当一大部分来自于当地居民的众筹。”
食品部长汉森明确表示了对计划的支持,她强调,现在每年的食物浪费已经达到了“荒唐”的地步。
现在,食物浪费的规模已经非常惊人了,据估计丹麦每天会浪费70万吨,折合116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12.5亿)而全球每天浪费13亿吨食物。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数字。
美国食品浪费的数量更令人震惊,据美国农业部估计,在美国生产的食品的31%被浪费掉,损失高达1616亿美元!!!
美国的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可以丢掉超过半吨的食物,在食物生产方面,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但是仍然有六分之一的人在挨饿。
因此,现在美国波士顿也开了一家名为“每日一餐”(Daily Table)的过期食品超市。这家超市卖的都是即将过期或者已经过期一两天的食品。
开这家店的是一个70多岁的美国老头,道格·劳赫(Doug Rauch)
英国利兹2013年成立了第一家用过期食材烹饪的 “垃圾食品餐厅” (The Real Junk Food Cafe) 这个模式很快在英国各地区走红,法国和德国也有人开了这种餐厅
在日本,2015年2月上线了一个购物网站“kuradashi.jp”。该网站向生产商收取即将过期或已经下架的食品,再以1折至7折的价格卖出。
这里销售的过期食品真的安全吗?
其实,丹麦食品通常有两个保质期的标准。一个就是严格的保质期 (Expired Date),如新鲜的肉类和鱼类,过期是不能食用的。
另一种是最佳食用期 (Best Before),常常被错误解读为“食品过期日”。类似杯装蛋糕这些糖类、面粉和咖啡等食物,过了最佳食用期也是可以吃的,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只是口感会有一点差别。这样的东西直接扔掉是很浪费的。
丹麦食品与环境部长汉森对这种超市的运营模式表示赞许,认为这样做是打击食物浪费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