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养生保健 |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lirx131170_b_xg.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一、血脂异常早知道
高脂血症无典型的早期表现,如发现以下症状,可能是高血脂的先兆,应及时进行血脂检查,就可以做到高脂血症早知道。
1.头晕
2.肥胖
3.腹痛
4.肢体乏力
5.眼袋显著
6.肝脏损害
7.肌腱损害
一般来讲,血脂不正常是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的,但有些征象还是能够提供一些诊断线索的。也就是说不抽血通过某些现象,也能对某些血脂异常作出判断。它们包括:
⑴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医学上称之为“黄色瘤”。这些结节或疹子可出现在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可表现为手掌部的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血症,往往高脂血症比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
⑵眼睛的某些改变有时也能提示血脂异常。如在40岁以下的人中,眼睛上出现了“老年环”,表现为黑眼珠周围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状改变,往往提示有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在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时,如果发现小动脉上有脂质沉积引起的光散射,这常常是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表现。
⑶有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或体型较肥胖者,可能同时合并有血脂异常,应常规进行血脂检查。
⑷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较早(男性45岁以前、女性55岁以前)患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病人时,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的血脂异常,也应注意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血脂检查。
因此,医学专家们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每2年常规化验1次血脂,对于那些家族中有高脂血症或早发冠心病亲属的儿童,也应定期半年至一年化验血脂。
二、脂肪肝早知道
很大一部分脂肪肝多在每年或隔一年体检时发现。其实你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脂肪肝正在与你同行。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患上脂肪肝呢?
1.发现“先兆”及时检查
现代人必须学会及时发现脂肪肝先兆的本事。当人到中年而身体迅速“发福”时,当家中小儿肥膘与日俱进时,就应该考虑是脂肪肝的前兆,或者脂肪肝与你同行了。此时,只需要查查你的血脂与肝脏超声波,就会发现血脂增高和B超显示肝内脂肪堆积。当然,脂肪肝的确切诊断还要做许多检查。
2.发现“蛛丝马迹”及早就医
约半数以上脂肪肝病人无自觉症状,但是你稍加留意也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果你能及早就医,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些蛛丝马迹是:
⑴右上腹(肝区)不适,沉重或受压感;
⑵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嗳气;
⑶全身无力、疲惫感、工作效率降低;
⑷有时右上腹或腹上区有疼痛感,并在食后或运动时症状明显;
⑸偶可见皮肤蜘蛛痣,男性乳房肿状,女性月经多、闭经等内分泌失调现象;
⑹可有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糜烂 、皮肤淤血斑或角化过度等现象;
⑺不明原因的流鼻血;
⑻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和下肢水肿。
3.有相关病史要定期检查
有病毒性肝炎、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引起肝损伤,以及有长期饮酒史的人,当你定期到医院去查血糖、血脂、或肝功能时,可别忘记要做B超,以便能及时发现早期脂肪肝。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93a75633jw1dzjrjpm3nyj_xg.jpg
三、糖尿病早知道
患了糖尿病诊断并不难发现,只是很多中老年患者,并未出现典型症状,因此而延误了病情。要想做到糖尿病早知道,应注意以下10点“蛛丝马迹”,一旦具有其中症状之一者,请及早请内分泌科医生给你查查血糖。
1.身体突然发胖,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
2.全身瘙痒又找不出病因;
3.经常发生低血糖反应;
4.视力突然下降;
5.疖肿、溃疡或结核病久治不愈;
6.患过妊娠并发症或生过巨大胎儿(体重超过4千克);
7.女性发生外阴瘙痒,男性发生阴茎龟头炎症;
8.四肢麻木或疼痛;
9.出汗异常或无汗;
10.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腹泻或便秘。
此外,如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年龄达40岁以上的人,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血糖;中老年人体检或检查血脂时,应将血糖列为常规检查。检查血糖时,最好再检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以观察糖耐量变化。糖尿病只要早知道、早治疗,就可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仅糖耐量不正常的人,只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约有一半人不会发生糖尿病。
(以上文章版权属《健康指南》杂志社,如若转载,请标示作者及来源)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xmtb.jpg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nsxqw-640.jpg
查看原文:http://www.jkzn.com/archives/1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