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23
  • 关注人气:4,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说PM2.5诱发哮喘的“前因后果”

(2014-02-26 09:00:27)
标签:

器官

气雾剂

pm2.5

哮喘

健康指南

分类: 养生保健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2b35acac-9d32-4b35-9126-0c33615f0fd6.jpg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宿主与环境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气道疾病。在人群的遗传因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最重要原因。在诱发哮喘发病的多种环境因素中,空气质量是最易引发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

PM2.5是一种混合物,其成分主要有碳元素、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金属元素(如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以及铅、锌、砷、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很难自然沉降至地面,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是阴霾天气的主要元凶;另一方面其颗粒直径小,可直接被吸入人体的下呼吸道,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污染则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安全水平定为PM2.5≤10μg/m3。

PM2.5主要来自人为直接排放物,多为燃烧物,包括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形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他来源有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还有大自然的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灰、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病例简介

主诉患者,女性,40岁。反复咳喘10年,加重1天。

现病史2003年秋,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开始咳嗽,夜间、清晨症状明显。按需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50/250μg)可减轻。2006年,患者反复咳嗽,夜间憋醒,重时不能卧。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50/250μg),2次/日,1周后无咳嗽。2008年去加拿大后无咳嗽,自行停药。2013年2月回国,当天为雾霾天,下飞机后感胸闷。回家后胸闷加重,咳喘,吸沙丁胺醇2吸后减轻。午夜2时许憋醒,沙丁胺醇再次吸入2吸后减轻。遂来诊,伴鼻塞、喷嚏。

既往史及家族史2002年开始打喷嚏、流涕、水样涕,秋冬季明显,间断出现鼻塞。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2次/日以及依巴斯汀可减轻。母亲曾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体格检查体温36.7℃,心率80次/分,呼吸24次/分,血105/76mmHg。神智清,呼吸略促;全身皮肤无皮疹,唇甲无紫绀;双肺叩诊为清音,双肺散在哮喘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6×109/L,嗜酸性粒细胞9%,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35%。肺功能检查示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56%;用力肺活量(FVC)80%;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增加380ml,缓解率18%;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63ppd;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Eos)3%。胸片示双肺未见实质性病变。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20140224_114347-1.jpg  

PM2.5的危害及诱发哮喘加重的机制危害

影响胎儿发育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以及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先天功能缺陷的发生相关。

死亡率增高在200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学者对120万人长达16年的随访发现PM2.5与死亡率升高相关,尤其是心肺疾病和肺癌。2005年,WHO《空气质量准则》指出,与PM2.5年均浓度达10μg/m3相比,PM2.5年均浓度达35μg/m3时,人的死亡风险增加15%。

住院率增高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PM2.5长期暴露水平每上升10μg/m3,年龄较长的成年人因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卒中、糖尿病而入院者分别增加4.22%、3.12%、3.49%和6.33%。

多系统损害PM2.5属于可被吸入呼吸道甚至肺泡的颗粒,除对呼吸系统产生直接损害外,其中很多有害成分可被人体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可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全身多系统或器官造成损害。诱发哮喘加重的机制暴露于颗粒气体环境中,各种化学物、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人的呼吸道,引起肺泡上皮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并能产生细胞的毒性反应。烟雾颗粒的物理机械性撞击可引发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进而活化一系列激酶,同时诱发细胞凋亡、释放炎性介质等一系列反应。而多种炎症因子及IgE等抗体均会促使患者哮喘的病情加重。

早就有学者发现汽车柴油尾气的颗粒成分可与变应原联合作用,促进肺部白细胞介素-4(IL-4)、IL-5、IL-6、IL-10、IL-13等的分泌。此外,一项动物实验显示,PM2.5可导致哮喘大鼠的肺嗜酸性粒细胞及黏液分泌显著增加。

预防措施

防护PM2.5应从源头上减少排污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若雾霾天长时间在户外,应佩戴医用N95口罩。外出回来后,须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勤洗口鼻,最好用棉签蘸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当空气出现轻微污染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户外锻炼最好避开交通高峰期,选择公园等空气较好的场所进行。

应付室内的PM2.5,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办法,但室外污染较严重时,应相应减少通风次数;②提高炉具燃烧效率,减少固体燃料使用;③厨房使用抽油烟机;④空气较干燥时使用加湿器;⑤定期清扫除尘;⑥不抽烟或减少吸烟也可降低室内颗粒物污染;⑦室内多放绿植,如绿萝、万年青等叶片较大的植物。此外,冬季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0℃以内,不宜过高,还可采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

同时,应调节情绪,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少食刺激性食物,多摄入豆腐、牛奶等食品。做饭多采用蒸煮,少用大火热油炒菜以减少油烟。此外,雾霾天气时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提高机体抗污染能力,还可多食梨以润肺。同时,自制润喉茶,即将石斛、百合、麦冬各3g+大枣2枚+冰糖2粒,用开水150ml,泡服,可冲泡2~3次。

作者: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 陈萍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3/12/215-5.jpg
查看原文:http://www.jkzn.com/archives/8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