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时下天气干燥,不少人发现自己的皮肤紧绷、瘙痒甚至脱皮、掉屑。笔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因皮肤瘙痒到皮肤科看病的人数明显增多。医生建议,当季预防皮肤病,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湿工作。
为何冬季皮肤患者猛增?
每年冬季,都会因天气变冷干燥而导致皮肤瘙痒症患者增加。很多人一到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发痒,越痒越搔,越搔越痒,更有甚者会用高温热水烫洗,这些做法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更严重的还会引起感染。
为何冬春季皮肤干痒症患者猛增?医学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冬春季温度降低,腺体的活性降低,皮肤汗液、皮脂等润肤成分分泌减少,因为缺乏滋润营养皮肤就会变得干燥,易受外界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痒。
冬春季要防哪几种皮肤病?
A.儿童:季节性脱皮
主要是手上脱皮的问题,这也叫角质剥脱症。这在儿童中比较常见,通常皮损初期为小米大小的白点,逐渐向四周扩大,容易自然破裂或经撕剥后,成薄纸样鳞屑,多发于双手。
这种脱皮现象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可自行好转,但有些孩子会等不到角质自然脱落就习惯性地用手撕,一不小心就会弄破皮肤,导致出血、疼痛,而且使皮肤失去了表皮角质层这一天然屏障,导致一些病菌和病毒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如果是普通季节性脱皮,通常很快会自愈。但如果脱皮超过一个月,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属于维生素缺乏导致的。
【如何预防?】
首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干净,尽量少沾水,洗手最好用温热水,每次洗完手、脚之后,不要对着空调或干手器直吹;其次,尽量不要用肥皂等强碱性的东西洗手,因为这类物质会迅速除去皮肤的保护油脂;此外,平时注意放松心情睡好觉,适当多用润肤霜或手霜。
此外,还可从饮食上进行调理。除多饮温热白开水外,还要保证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蛋黄、牛奶、奶酪、鱼类、贝类、胡萝卜等。
B.年轻人:乏脂性湿疹
今年26岁的凌小姐特别爱干净,几乎每天都要洗澡。近半月来,她身上又红又痒,到医院一查,被确诊为乏脂性湿疹。“皮肤干燥也能患湿疹?”凌小姐百思不得其解。对此医生解释,因为冬季天气干燥,皮脂腺收缩,洗澡太勤会使皮肤更干,因而会患上乏脂性湿疹。
乏脂性湿疹也称作冬季湿疹,主要跟皮肤表面脂质减少有关。任何人都可能得冬季湿疹,特别是湿度急速下降时,人体皮肤来不及适应便会产生典型的冬季湿疹。除了体质弱的中老年人外,成年人中干性皮肤者所占比例不小。
据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皮肤科门诊上,冬季乏脂性湿疹的情况比较常见,患者主要会有皮肤发红、发干、痒、脱皮,甚至出现细小裂纹等症状。冬季天气干燥时,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且不要用碱性沐浴露,洗澡后可抹些有保湿作用的润肤露,如维E霜等。
【如何预防?】
首先,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过长的时间会洗去人体表面的皮脂膜,缺乏皮脂膜保护的皮肤,会变得干燥起皮屑;其次,不宜用热水烫洗,水温
40℃为宜,温度过高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抑制痒感,但对皮肤是一种不良刺激,会溶解皮肤表面的保护膜,使皮肤更干燥;此外,做好保湿,一旦出现丘疹要尽快就医,避免抓挠导致破皮感染。
C.中老年:瘙痒症
冬春季瘙痒症在老年人中最容易出现。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而外因多为外来的刺激,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这些都会引起皮肤干裂成细小格子状、瘙痒甚至脱屑。
现在条件好,很多人出于卫生考虑会频繁洗澡,特别是老年人喜欢泡澡堂、搓澡。但是冬春季人体皮脂腺、汗腺分泌的皮脂及汗液减少,皮脂膜会明显变薄,如果洗澡过于频繁,并用力搓澡、大量使用肥皂、沐浴液,就会使正常角质细胞过多脱落及皮脂膜进一步变薄,而一旦皮肤屏障破坏,就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
天气冷起来,热水袋、电热毯、空调等取暖用品大范围使用后,出现皮肤瘙痒的人就会更加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这些取暖设备会使得室内空气更加缺少湿度,本身就干燥的环境会使皮肤的屏障保护功能减弱,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冬季干燥症。
【如何预防?】
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沐浴的次数,一周一次为最佳;穿衣上,要避免穿着毛料及质地粗糙的衣服,以减少直接刺激皮肤的机会,在衣物的选购上以棉质及质地细致的衣物为佳,同时穿着以宽松为宜;饮食上,应戒烟限酒,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油菜等。
此外,如果长时间皮肤瘙痒,最好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做排除检查,防止是某些疾病的先期征兆,特别是老年人,如慢性肝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病、内脏恶性肿瘤等也会引起皮肤长时间瘙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