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23
  • 关注人气:4,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吃草莓的8点提醒

(2013-10-16 10:10:50)
标签:

健康

分类: 饮食营养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草莓营养丰富,色、香、形、味俱佳,药食兼优,老少咸宜,素有“水果皇后”、“神奇之果”、“果中珍品”之誉,确实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水果。中医认为,草莓有去火、解暑、清热的作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草莓所含的营养成分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上火。对于春季容易出现的肺热咳嗽、嗓子疼、口舌生疮等疾患,草莓中含的维生素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草莓富含铁,贫血的朋友可以常吃;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治疗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功效;食用草莓不仅能有效地预防感冒,牙龈出血者常吃草莓可使牙龈健康,预防牙周脓肿;草莓除可预防坏血病外,还有助于软化血管,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出血等有特殊功效;草莓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及果胶,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对改善便秘和治疗痔疮,预防结肠癌等也有一定功效;草莓含糖量低,因此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酌量吃点草莓解解馋;食用草莓还有助于减肥,因为草莓含有一种叫天冬氨酸的物质,可以自然而平缓地除去体内的代谢废物。健康吃草莓的8点提醒

健康吃草莓有以下几点提醒:

1.要选择色泽鲜亮、颗粒较大、清香浓郁、蒂头叶片鲜绿、无损伤腐烂的草莓。新鲜草莓应该是鲜红色,丰满,中等大小,无污染,呈匀称的园形,并带有茎和萼片。太大的果实味太淡,而小的、畸形的果实则可能是苦的。从单只看要选全果鲜红均匀,不宜选购未全红的果实或半红半青的果实。发现果实有虫孔,或表面有灰霉病和白粉病病斑的,这种病果切不要食用。

2.要辨认出草莓是否经过膨大剂、催红剂等处理,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看它的大小是否均匀,果实形状是否正常、色泽是否自然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不买畸形草莓。个头大的正常草莓多呈圆锥形,如果形状太奇怪就要谨慎;膨大剂草莓上色不均匀、光泽度差,而且在底部果柄处,颜色青红分明;正常草莓果肉鲜红,很少空腔,膨大剂草莓果肉颜色发白,空腔较多。另外,正常草莓甜度高且甜味分布均匀,膨大剂莓吃起来寡淡无味、闻着不香。长期大量食用这样的果实,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孕妇和儿童不能食用畸形草莓。

3.最好吃应季草莓。草莓于每年春末夏初上市,但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现在几乎一年四季在市场上都可见到草莓的身影,最好不要为了尝新鲜过早购买提前上市的草莓。一般来说,露天草莓在5月中下旬开始采摘和上市,这样的草莓不仅营养价值高,风味也特别浓厚,吃起来更安全。

4.草莓作为浆果,水分大且营养丰富,因此保存十分不易,所以建议一次购买量不要过多,最好一次能吃完。储存时,可将新鲜草莓放入一个浅的容器内铺成一薄层,然后放进冰箱冷藏保存,这样一般可保存几天。存放果实的容器被染色,则表明果汁已漏出,果实可能已腐烂。一旦出现霉烂起泡,不可食用。

5.吃草莓一定要洗干净。草莓清洗起来也确实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其外表粗糙,而且皮很薄,一洗就破。因此,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简单地用水冲冲就吃。其实,草莓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导致它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这些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草莓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干净,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要把草莓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可避免农药渗入果实中。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淘米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洗草莓时,注意千万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另外,也不要用洗涤灵等清洁剂浸泡草莓,这些物质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残留在果实中,造成二次污染。

6.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它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

7.草莓虽然是很好的开胃水果,但是性质偏凉,所以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酸过多的人,吃草莓更要控制量。因为草莓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所以尿路结石患者也不宜吃得过多。

8.食用时不要添加白糖,以防草莓中的营养物质被破坏。有人喜欢把草莓切成块儿,拌在酸奶或牛奶里一起食用,虽然吃起来味道更加甜美,但从营养学角度讲,这样做不合理,因为草莓中的成分会影响酸奶和牛奶中钙的吸收,还会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