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23
  • 关注人气:4,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秋季“设防”时

(2013-10-12 14:41:02)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由于昼夜温差变大,冷暖多变,许多人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故秋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因而有“多事之秋”的说法。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各种组织器官出现生理性老化,其功能随之衰退,适应性变差,抵抗力减弱,此时更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因此,老年人(尤其是体弱多病者)在入秋后,必须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特别要提防以下疾病在“秋后算账”。又到秋季“设防”时

1.防感冒对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适当增加营养,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宜的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健身操、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少去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预防;注射流感疫苗,更是60岁以上老人和体弱多病者预防流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2.防中风对策: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病的治疗和控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为宜;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出现中风先兆(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对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做好日常的防寒保暖和家庭急救及护理。

3.防胃病对策:坚持适量运动,注意腹部保暖,增强胃部的适应能力;一日三餐应以温软、清淡、易消化为主,不吃过冷、过硬、过烫、过辣、过粘食物,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有利胃的消化;避免过度劳累,禁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胃病患者平时最好不吃零食,否则会使胃蠕动增强,促进胃酸的分泌,加重胃壁的溃疡;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善于从困境中解脱自己,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这也是预防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4.防老慢支对策:针对老慢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耐寒锻炼,加强户外活动,坚持用冷水洗脸,以增强机体御寒能力,有利于预防感冒;绝对戒烟禁酒,改善居室环境,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在40%~50%,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新鲜,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不良刺激;饮食应清淡、温软,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辣、燥、热之物。如患有中、重度感冒,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敏感抗生素,以防继发下呼吸道感染。

5.防哮对策:有哮喘病史的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改善居室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避免烟尘污染;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调好空调的温度,防止受凉;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如果采取相应的进补,可预防或减轻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或发展,如贝梨炖猪肺、萝卜炖蜂蜜、老鸭炖冬草等。

6.防肺炎对策: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一旦患上了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原有慢性病者),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应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并提高免疫能力;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平时多吃一些营养高、易于消化的食物;白天要注意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不吸烟、不酗酒,尽量少去人声嘈杂、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中医有清热润肺之法,可用麦冬30克、菊花15克,煎水代茶饮用;适时接种肺炎疫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

7.防心肌梗死对策:有冠心病史的老人,要经常收看天气预报,特别是寒潮到来之前,应及时添衣加被,防止受寒冷的袭击;平时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并注意水温与体温相当,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造成心脑缺氧缺血;杜绝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死的一个常见原因;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稀释血液,接受耐寒训练,均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8.防老寒腿对策:注意生活规律,防止外伤或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和营养,节制油腻食物,避免过度肥胖,以减轻关节负重;留心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裤,保护关节免受寒湿侵袭,必要时戴上护膝,重点做好膝关节的保暖防寒;进行适当、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健身操、散步、慢跑等,但不主张爬山运动,因为上下山会使膝关节负担加重,容易损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保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身体素质,以提高抗病能力。

9.防肥胖对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以改善大脑皮质功能和增加血液里的脂肪酶,提高机体对脂肪代谢(包括加快胆固醇的分解等)的调节能力,从而消除过多脂肪、控制体重,还有助于防治中老年人因肥胖诱发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饮食要有节制,必须减少脂肪、蛋白质、糖类和食盐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另外,高纤维膳食易使人产生饱腹感,对防治肥胖大有裨益;每天睡眠时间以8小时左右为宜,不可过多。

10.防便秘对策:要饮食有节,适当多吃能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及含油脂多的食物,少用辛辣干涩之品;精神刺激常可引起气机郁滞,这样就能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使腑气不通,导致便秘加重,因此,便秘病人应避免过度的情志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使直肠的排便运动产生条件反射而按时大便。

11.防肩周炎对策:保持居室温暖干爽;注意肩部的保暖,晚上睡觉要防止肩部外露,以避免寒湿对肩部的侵袭;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多做肩部功能锻炼(以不引起肩部剧痛、身体微微出汗为度),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防止肩部慢性劳损,不可突然做强力劳动或装卸过重的物体,以防肩部软组织发生牵拉伤。

12.防痔疮对策:生活要有规律,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以促进肠道的蠕动,改善血液循环;注意饮食调节,适当增加粗粮和新鲜果蔬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平时多饮些白开水,少吃辛辣食物,防止肠道干涩、大便干结;避免久坐久立,及时治疗心、肺、肝等全身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压增加和痔静脉高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忌久忍大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排便时要专心,不谈笑,不看书报;经常做“肛门操”(即提肛运动),具体方法是: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有意用力收缩肛门(如强忍大便一样)5秒钟,然后放松5秒钟,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对防治痔疮非常有效。

13.防抑郁对策: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或走亲访友,登高赏景,令人心旷神怡;或静练气功,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