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茶24忌

标签:
健康 |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饮茶确是有益健康的,但错误的饮茶习惯与方式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如下面一些饮茶方面的失误和不妥之处,我们应该注意力戒之:
一忌嗜饮新茶。新茶是指刚摘下炒制后不足一个月的新鲜茶叶,用此种茶叶冲泡的茶水叶色鲜活,水色清绿,味甘醇美,因而颇受茶客的宠爱。专家却认为嗜饮新茶对健康并无好处。因为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诱发胃病,产生胸闷欲呕的不适感。因此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饮。
二忌爱饮头遍茶。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三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医学上谓之“醉茶”,对健康有害。
四忌饭后立即饮茶。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病。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酸蛋白质,使得肠胃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专家推荐餐后30分钟饮茶为宜。
五忌发烧喝茶。伤风感冒的病人喝热而浓的茶,这在很多人中间是一种习惯,比如常见有人说“喝杯热茶就好了”,其实这是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英国的药理学家证明,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还能使降温药物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会使体温更高。发烧病人的最佳饮料是白开水。
六忌溃疡病人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故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宜远离茶叶。
七忌经期喝茶。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这可能与女性经期体内一种叫做环核苷酸的生化物之变化有关。
八忌四季不变。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如同春天的草木充满朝气;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夏季常见疾患;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但便秘者不宜。
九忌浓茶醒酒。许多人在饮酒尤其是醉酒后喜欢马上喝杯浓茶,认为这样做可以起到醒酒解酒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浓茶并不能醒酒解酒醉,用浓茶来解酒醉,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这是因为,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过程长达3~4小时之久,酒进入人体后,90%的酒精由肝脏分泌的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酒醉后马上喝大量浓茶,就会使大量乙醛(分解时的中间产物)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从而使肾脏造成损害。饮酒过量会使人出现心悸、脉搏加快、头昏、四肢乏力等现象。酒后饮浓茶会使上述情况加重,导致人们心律失常或者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心脏功能欠佳的人,甚至可出现生命危险。
十忌过量饮茶。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没有限度,每天都要换三、四次茶叶。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脑,诱发痴呆症。茶叶中含有一种微量元素氟,氟这种元素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无素之一,但生理需要量为每天1-1.5毫克,然而,茶叶含氟量比其它食品的含量竟高10倍,甚至数百倍,摄氟量超过安全数字的规定的范围,因而会引起蓄积中毒。
十一忌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度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度左右比较适合。
十二忌保温杯泡茶。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十三忌多喝水和多喝茶一样。有些便秘患者,医生嘱咐平时要多喝水,有饮茶习惯者便以为茶同样也是水,于是就猛喝浓茶。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大量鞣酸,有很强的收敛作用,会影响胃肠的蠕动,从而加重大便燥结。
十四忌孕妇多喝茶。孕妇每天适当喝点茶特别是淡绿茶,对加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预防妊娠水肿有一定益处。但是,孕妇如果喝茶太多、太浓,尤其是饮用浓红茶,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一定的咖啡因,浓红茶中含量更高。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可刺激胎儿,增加胎动,甚至危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国外有研究证实,孕妇若每天饮5杯浓红茶,就可使新生儿体重减轻。茶叶中还含有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一种不能被机体吸收的复合物,孕妇如果过多地饮用浓茶则有引起妊娠贫血的可能,胎儿也容易出现先天性缺铁性贫血。有试验表明,服铁剂时,饮用白开水铁吸收率为21.7%,而饮浓茶铁的吸收率仅6.2%。另外,茶叶中的鞣酸还具有收敛作用,过多地饮用浓红茶,易诱发和加重孕期便秘,这对孕妇及胎儿都是十分不利的。
十五忌嚼食茶叶。当前,空气和土壤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非常严重,茶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碳化物的热解作用,使茶叶也受到一定的污染而含多环芳香烃物质--苯并芘。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致癌物。如果嚼食茶叶,致癌物质苯并芘就会在人体内留下并形成隐患。所以说饮茶之后,应将茶叶倒掉,不管茶叶多么好,也应记住,茶叶忌嚼食。
十六忌用茶服药。要知道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枸橼淀酸铁,硫酸亚铁、所含的亚铁离子能够与茶中的鞣酸发生沉淀,起着妨碍铁的吸收的作用,并能引起腹痛、便秘。含生物碱的药物,如阿托品、利血平、麻黄碱、可待因、复方胃舒平以及中药大蓟、元胡、黄连、小蓟等;都会与茶水中的鞣酸发生沉淀,从而使药效降低。镇静药,抗组织胺药,与茶中的咖啡碱有抵抗作用,都可以降低药物疗效。含有硫酸氢钠的药物,如健胃片、大黄苏打片、小儿消食片等,遇茶中的鞣酸以后,可以发生分解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十七忌常饮浓茶。有些人不仅喜好饮茶,而且对浓茶情有独钟,这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浓茶中过多的鞣酸,可使胃粘膜收缩,蛋白质凝固沉淀,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易便秘、消化不良、胃胀。另外,鞣酸还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久而久之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还会加快心率,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睡前饮浓茶,还会影响睡眠。因此,浓茶不宜常饮,更不能过量饮用。
十八忌饮焦味茶。有些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烘烤过度,产生焦味,不少人对此不太在意,仍然照饮不误,这也是不妥的。研究表明,焦味茶中含有较多的苯并芘,这是一种致癌物。另外,焦味茶中的有效养分和决定茶叶滋味的成分较多受到破坏,故无论从营养角度、品茶角度,还是从食品卫生角度考虑,焦味茶都不宜饮用。
十九忌老人饮红茶。红茶可引起便秘,老年人不宜饮用,以绿茶为佳。
二十忌儿童饮茶。茶叶中有不少咖啡因,对儿童的脑发育不利,甚至诱发多动症。同时,茶叶中的鞯酸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难溶的鞯酸蛋白,无法被人体吸收,而蛋白质乃是儿童发育的首要营养素,故3岁以下儿童忌茶,3岁以上儿童也只宜饮淡茶。
二十一忌服药用茶水。服药一般用白开水,不宜用茶水。尤其服用退热药如阿司匹林之类,更不能用茶水。因为茶水中有茶硷,茶硷能提高体温,用茶水服药有对抗药效的作用。
二十二忌睡前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硷等,都具有较强的提神兴奋作用。如睡前饮茶过多,势必引起兴奋,还会增加小便次数,不仅影响睡眠,还会造成失眠。
二十三忌饮隔夜茶。茶水搁置太久,容易被病源性微生物污染,茶水中的复杂成分也容易发生变化。饮隔夜茶可能引起胃肠疾病,消化不良等。
二十四忌饮用冷茶。喝温茶,人体的“火气”能因茶的凉性而下降,自尿排出;喝热茶,则茶的凉性借体内的“火气”而升散,使人精思爽畅。喝冷茶,不仅无清火化痰功效,反而有凉寒、聚痰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