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燥咳润喉片止咳药复方甘草合剂秋季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时下,又到了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的秋季。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变化大,一些中老年人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极易旧病复发或加重,干咳不止,引起燥咳之症。燥咳是以咳嗽无痰或少痰,或阵咳或呛咳,咳痰不利、咽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为主要表现的。燥咳虽然是咳嗽的一个类型,但它却是一个特殊类型,同一般咳嗽相比,既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治疗燥咳的过程中,易出现用错药及不会用药的现象,以致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对此要引起高度警惕。那么治疗秋季燥咳究竟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自服润喉片
日常生活中,由于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人们对此重视不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秋季咳嗽属于正常现象,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药店随意买些润喉片治疗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用药方法。因为润喉片一般能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而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干燥破损,加重病情。
误区二:错误使用止咳药
由于秋季燥咳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常被误诊为普通的咳嗽而错误地使用止咳药,这是不利于治疗的。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
误区三:服用感冒药
从临床上看,燥咳由于其表现和感冒极相似,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其实,秋咳属于秋天的燥邪侵犯人体所致,还只属于一种外感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还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这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更麻烦。
误区四:不分病因乱用药
秋季燥咳依病因,可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温燥的症状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因此,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中医疗法可用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梨皮等中药治疗。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此时的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其症状容往往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中医疗法可用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款冬、甘草等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