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老妻善调心理保魅力
(2012-08-03 16:31:50)
标签:
健康指南老年夫妻心理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在生活中,一些老年夫妻除了受疾病的煎熬外,还备受感情的煎熬,这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外,自身的心理素质差也是主要原因。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会让一对年轻的夫妻渐渐成为老夫老妻,生活的磨砺让他们的感情也渐趋平淡。激情是不可能永存的,但是魅力却是可以保鲜的。
心理“搀扶”:步入老年的老人企求朝夕厮守的老伴能给予精神依托和生活照料,这是其他亲属所不能替代的。当一方因生理变化或发生某些意外而产生烦恼和苦闷时,另一方的心理“搀扶”和生活护理,都会使对方从精神上得到慰藉。在对方患病时,不仅要用关怀的语言去询问病情,鼓舞对方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还要及时携其就医。若对方遇到诸如丢失钱物、失手损坏物品等不愉快的事,切忌生硬地责怪,而应尽力安抚,以减轻其心理负担。老年人碰到烦心事,总想找人诉说一番,一吐为快,这种宣泄的对象当然是自己的老伴最为理想。因此,任何一方不应责备对方心胸狭窄或嫌其唠叨烦人,而应主动接受对方的宣泄,并进行劝慰、疏导,排解其内心的痛苦。
心理“保鲜”:老年夫妻在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容易趋向过分求实而缺乏浪漫,满足现状而保持平淡,正所谓“老来情比少时淡”。因此,双方要不断创造魅力,以持续吸引对方。日常生活中多赞美、多欣赏对方,如“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你今天的气色特别好”等等,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关注,并为你而保持自己异性的魅力。在相互关注、相互扶持下,保持温馨的感情生活。已故百岁老人张学良正是与 赵一荻女士的恩爱甘露,才使其生命之树常青。张学良曾作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足见他与赵一荻女士恩爱之深,或许这也是他长年身处逆境而创造长寿奇迹的神奇力量之一。
心理“磨合”:夫妻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不完全一样,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断“磨合”,才能相互适应。应该尊重和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有条件的应当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共享其中乐趣。夏老夫妇就一同赋词作诗,有共同的兴趣和语言。同时,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某老两口,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黑龙江人;一个喜吃米饭,一个喜吃面食。他俩经过长期“磨合”,不断改变着各自的习惯,吃着综合南北方口味的饭菜,和谐地度过了大半辈子。老年夫妻应注意情感交流,使“磨合”的过程,成为感情互动和加深的过程。
相互尊重:老年夫妻不论原来职位高低,能力大小,健康状况好坏,在家庭生活中都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家中的事情要共同商量,若有分歧,要耐心说明解释,切忌置对方意见于不顾而自行其是,在子女和外人面前,要注意尊重对方。在这方面,达尔文夫妇为后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达尔文为了保证自己的科学研究不受干扰,曾订了个规矩:除了他本人和早晨进来打扫卫生的仆人外,他的书斋任何人不得入内。他的妻子埃玛十分尊重丈夫,和孩子们一起遵守达尔文的这项要求。
相互宽容:相容是老年夫妻巩固和发展夫妻感情的重要心理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说明了相互宽容、忍让的重要意义。老年夫妻的“容”,既指容人之长,并虚心向对方学习,也指容人之短,并予以必要宽容和谦让。家庭生活方方面面,具体而又琐碎,老年夫妻朝夕相处,难免有时意见相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以夫妻情谊为重,多谅解,千万不要埋怨指责,更不应算老账,揭伤疤。
相互体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机能逐渐衰退,自理能力也随之减弱,这就需要在生活上有人照应,而老伴的照顾则是最周到、最贴心的。老年夫妻间要共同承担家庭义务,关怀彼此的衣食住行,平时要尽可能多一些时间与老伴在一起,尤其是只有老年夫妻单独生活的家庭更应当如此。当老伴身体不适时,另一方应悉心护理,并注意及时治疗,使病体早日康复;当老伴情绪不好时,另一方应予以安慰劝解。总之,老夫老妻间既应是生活中的依靠,也应是精神上的支柱。
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夫妻感情的重要心理基础,多疑猜忌是破坏夫妻感情的无形杀手。老年夫妻的爱情虽然经历了长时期的考验与磨砺,但仍需通过相互信任来加以巩固和发展。夫妻双方应当襟怀坦荡,有了疑虑要及时交换意见,认真消除误会与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