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集街上往事——田家(7)

(2023-05-20 16:10:11)
标签:

http//jstkf.blogcn.

泗洪县

吕集街

太平中学

分类: 故乡情怀

吕集街上田家(g

Posted on 2012-02-28

  可能是家庭贫穷(自卑)的原因,或是孤门小姓(胆小)的缘故。也许是于生俱来的(天性)。我自小就很腼腆、文静,说话讲究礼貌,有理也谦让别人三分。我自幼体弱,不象同龄孩子那样(燥猛)有暴发力,干体力活不行,头昏目眩的事经常发生。尤其在热天,时常有昏厥现象。这些,几十年后,我才知道自己眼晴散光。可能是遗传原因吧,血压略有偏低,白细胞也略有偏低(当然都在允许范围之内)。也就这些,在当时个别歧视我的人的眼里,认为我是懒惰。在那时候吕集街的老少中,没有不认识我的。在大人们(包括学校老师)眼里,我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是大人们教育自己孩子的现身说法的“榜样”。

  1966年秋季,我们该升入小学六年级了,可就在这年“无产****大革命”开始了。老六年级虽然到毕业时间,但未升学没离校,部分同学(如我们吕集一队的陈军、五队的陈召彦等)跟着高年级(初中学生)到全国各地串联了。而我们新六年级年龄普通都很小(在我们那儿,那时的一届生的年龄相差好几岁),不能到外地去,只能留在家乡就地“闹革命”。我们学校(主要是我们高年级班)也开始“闹革命”,开始造反了。当年的口号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王佩林(飞)担任吕集小学红*兵大队长,号召同学们开始写大字报。我也是其中一名“写将”。我们吕集大队的头面人物是后陈庄的陈胜之,吕集街上是我;唐怀大队的是王佩林(飞)、王道学。学校那时候“白光联纸”、“白报纸”、“彩色纸”、笔墨大量供应,不计成本,完全按需分配。

  那时,公社、随及各大队都开始写大字报。“批判***级反动学术权威”,“打倒**派”,“破*旧立四新”。我们虽然还小,尽管是深秋初冬天气很冷,但心里被形势炒的火辣辣的,经常邀约或独自跑五里多路,到太平街去看、学习写大字报。开始贴大字报还算有序。大字报主要张贴在公社围墙上、公社院子里,太平大队的院子里,太平街上的墙上。主要针对宋其龙(公社书记)、马中行(公社社长)、许兰英(据说后来她成为我战友许乃华的岳母?)。记得写许兰英的大字报形式丰富,以漫画形式居多,图文并茂。(写大字报是不需要暑名的,最多在结尾写上革命群众,或者什么什么战斗队、造反队的。是不是事实也无关紧要,只要有加革命口号就有战斗力。)

  回到生产队,我向时任一队会计的吕德传提出要印“红袖章”、做“红宝书包”、成立战斗队;买纸墨,写大字报。他一一满足了(支持**小将的革命行动属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我与陈志怀、高之怀一起,到太平供销社将布买好,送到太平街上倪荣家(倪成功家)做“红宝书包”、做“红袖章”,又去(从泗洪来的专业印字点)印字——“红*兵”“卫**战斗队”(意思是坚决捍卫毛泽东林彪的战斗队)。他们确实很支持这样的革命行动(当然也收费的),当天就全部完成了。

  我们写大字报的地点,就在李成德家。陈志怀、高之怀(同班同学。他们年龄都比我大)等写我二姑父吕德黄(生产队长,“当权派”)大字报,他们叫我写高侠林(妇女队长)大字报。内容基本上都是套太平街上的大字报。而我用的标题也是抄袭太平街上一篇叫“女妖精许兰英”的标题,向高侠林开炮(当时这样说未婚女青年是个大忌,会遭到报复的。但我没想到这些)。就这样,吕集一队的“无产阶级**大革命”在他们(陈怀彦、陈美彦、李成德)的鼓动下,由我点燃燃烧起来了。可是,没过几时,(实际上)就熄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