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风廉影》有感
(2022-10-16 15:14:17)
标签:
教育 |
这本书中讲述着我国许多名人事迹,他们清廉、勤俭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勤以立志,俭可养德。”是做人的美德。书中提到的典范——郑晓仓;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总是那样的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十几年!不仅如此,他的饮食简单,住房简陋,从不收受馈赠礼物。俭是德的体现,只有倡俭尚廉,鄙弃奢侈,克己奉公,才会为人所景仰。“知屋漏者在宇下。”奉公守法的蒋庆给自己定下的“九不可”准则是一帖清醒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准则却更全面的反映了做人的良知,将人生格言抄在纸上。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更是要依法自律,慎独修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赤子之情溢于言表,他为人的教育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从“知行”到“行知”,行知哲学里的知行统一,是对廉洁修身教育的重要要求。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修身教育,绝不能“始于言而止于行”,而应当贯穿知行统一的思想。斯人虽逝,精神长存。钱学森在国外事业如日中天时毅然回国,他为祖国,为人类,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不禁以自己严谨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可现在许多同学的家庭环境好,养成了不爱惜粮食的坏习惯。假如一个人一顿饭浪费6粒米,一天就浪费了12粒米,一个星期就要浪费掉84粒,一个月就累计到360粒,那么一年就浪费4320粒,将此数乘以我国的13亿人口,那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从中包含着多少农民的血汗啊!如果我们能把*时浪费的米粒节省下来,聚沙成塔,这个数字又是多么惊人啊!同学们,醒悟吧!别小看碗中剩下的几粒米饭,这都是农民的血汗,也是父母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血汗钱啊。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将会是祖国的栋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修身养性,做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新世纪青年,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为我们的祖国建设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