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荀子·修身》·《孔子家语·问玉》

(2023-09-18 10:20:10)
《荀子·修身》——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礼法,是用来端正自身的行为的;老师,是用来正确解释礼法的。)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也?(没有礼法,怎么能够端正身心呢?没有老师,又怎能知道礼义是正确的呢?)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礼法怎样规定就怎样去做,这就是性情习惯于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老师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是理智顺从老师。)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性情习惯于遵礼而行,理智顺从老师,这就是圣人了。)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所以,违背了礼法,就是无视法度;违背了老师,就是无视老师。)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不遵照老师的教导,违背礼法,喜欢自以为是,这就好像用盲人去分辨颜色,用聋子去分辨声音,除了胡说妄为是不会干出什么好事来的。)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所以,学习就是学礼法,老师要以身作则,而且又要安心于这样做。)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不识不知不知古今。形容先民淳朴。帝:天帝,即自然。则:法则。 不知古今,自然地遵循上帝的法则。 表示一切听其自然,无为而治,或平平和和地生活。人民在不知不觉中,总习惯地顺从天帝所决定下来的法则,而不会昧着良心做违法的事。)”此之谓也。(《诗经》说:“不知不觉,顺应天帝的法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 悫: 诚实、谨慎。弟: 悌, 敬长端正诚实而顺从兄长,就可以称为好少年了;)加好学逊敏焉,则有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钧:通“均”,相等。如果还好学上进,谦虚敏捷,那就只有和他相等的人而没有超过他的人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了。) 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偷儒]“偷谓苟避於事,儒亦谓懦弱畏事,皆惰之义。苟且偷安,懒惰怕事,没有廉耻而又贪图吃喝,就可以称为坏少年了;)加愓悍而不顺,[愓悍](放荡凶悍。如果还放荡凶暴,不顺从长者,)险贼而不弟焉, (阴险害人而不敬从兄长,)则可谓不(详:通“祥”)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那就可以称为不祥的少年了;这种人即使遭受刑罚杀戮也是可以的。)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尊敬老人,那么青壮年便会归附;不轻侮处境艰难的人,因而明通事理的人便都会来聚集;)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暗中做好事,施惠不图报答,这样贤人和不贤的人都会归向你。)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遂:通“坠”,毁灭。人有这三种好德行,即使有天大的过失,恐怕上天也不会让他大祸临头吧。
  君子之求利也略,(略:少。君子对于求取利益是漫不经心的,)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他对于避开祸害是早作准备的,他对于避免耻辱是诚惶诚恐的,他对于奉行道义是勇往直前的。)君子贫穷而志广,(即使身处贫困,君子志向是远大的;) 富贵而体恭,(即使身处富贵,体态容貌却非常恭敬;)安燕而血气不惰,(安燕:安逸。燕,通“晏”,安。即使生活安逸,但精神并不松懈懒惰;)劳倦而容貌不枯,(即使劳累疲乏,但容貌依然端庄;)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过夺:过,过分;夺,处罚。予:奖赏。发怒的时候也不过份地处罚人,高兴时也不过份地奖赏人。)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隆:重。君子虽然受到贫穷,但志向是远大,这是因为他要尊重仁德;)富贵而体恭,杀势也;(杀势:不盛气凌人。杀,减少。虽然得到富贵,可是容貌是谦恭的,这是因为他不依势作威;)安燕而血气不衰,柬理也;(柬:选择。虽然安逸,但精神并不松懈懒惰,这是因为他明通道理;是因为他选择了合理的生活准则;)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也;(交:当作“文”,礼节。虽然身体劳累,但容貌依然端庄,这是因为他爱好礼仪,注重礼节;)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发怒时、高兴时的赏罚不过度,这是因为礼法战胜了私情。)
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无有作恶,遵王之路。”(作好:凭个人喜好办事。作恶:凭个人憎恶办事。《尚书》说:“不要有所偏好,要循古代圣王的正道;不要有所偏恶,遵循古代圣王的正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就说的是君子能用公理正义战胜个人的欲望。
《孔子家语·问玉》——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子贡问孔子:“请问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珉为贱,这是为什么呢?珉(mín):似玉的石头。)为玉之寡而珉多欤?”(寡:少。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吗?”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孔子说:“并不是因为玉少就认为它贵重,也不是因为珉多而轻贱它。)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从前君子将玉的品质与人的美德相比。玉温润而有光泽,像仁;)缜密以栗,智也;((细密而又坚实,像智;缜密:紧密貌。栗:坚硬。)廉而不刿,义也;(有棱角而不伤人,像义;廉:棱角。刿:割。)垂之如坠,礼也;(悬垂就下坠,像礼;)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清越:乐声清澈激扬。诎(q)然:断绝貌。敲击它,声音清脆而悠长,最后戛然而止,像乐;)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玉上的瑕疵掩盖不住它的美好,玉的美好也掩盖不了它的瑕疵,像忠;)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孚尹:指玉的晶莹光彩。比喻诗文的文采。旁达:发散到四方。玉色晶莹发亮,光彩四溢,像信;玉的光气如白色长虹,像天;)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玉的精气显现于山川之间,像地;)珪璋特达,德也;(朝聘时用玉制的珪璋单独通达情意,像德;珪璋:皆为朝会时所执的玉器。特达:直接送达。古代聘享之礼,有珪、璋、璧、琮。璧、琮加上束帛才可送达;珪、璋不用束帛,故称特达。束帛,五匹帛。)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天下人没有不珍视玉的,像尊重道。)《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言念:想念。言为助词。《诗经》说:‘每想起那位君子,他温和的如同美玉。’所以君子以玉为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