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札《蚕女》: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

(2023-09-08 10:59:45)
蚕女
司马札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注释】
司马札:见宫怨。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代女子十五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为婚礼仪式之一,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
【赏评】
       司马札属于中晚唐诗人,当时晚唐时局已呈现凋零之态,因此司马札的一生同样动荡不安,四处漂泊。同时其没有李商隐和杜牧为人熟知,显得平凡而沉寂。也许诗人都有“心怀天下”的通病,尽管司马札人生潦倒,经历坎坷,但他却能体察底层人民的民情,诗作中充满了人文关怀,如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不易,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功名”是司马札心中永恒的情结,也是诗人终生难圆的梦想。但他积极追求功名,历经艰辛却依旧不能如愿以偿。落得一生奔走四方,备尝生活的艰辛,最终只好转向山林、追求隐逸,正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
       本篇诗人以女性口吻道出,语言质朴。诗中多描摹“蚕女”的心理活动,与他人此类诗相比,风格上、韵味上均有所不同。“蚕女”也应十五岁左右了吧,手里拨弄着柔嫩的蚕桑,心里还担忧着自己的容颜:“蚕老人亦衰。”贫苦的现实很快打断了她的呆想,“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既然不是豪门贵族就应受这般苦,可从“桑叶”到“蚕丝”总得有个过程,官家又何必如此日日催逼呢?每天都通宵达旦地织布,还怕到时交不上赋税,“蚕女”忙碌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呢?断了线的思绪又因忙碌生活的凄苦感触续上了:“我每天只担心蚕桑长不好,可我毕竟也到结发年龄了,看看邻居家里跟我一般大的“新嫁女”,幸福地对着镜子描眉画眼,好羡慕呀!”此诗视角新颖独特,感情丰富真切,读来极动人心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