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质量检测——文言文

(2023-08-30 10:46:38)
分类: 试卷
《百战奇略》——
       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我志,一则挫敌威。法曰:“无选锋。”(凡是跟敌人作战,必须选拔勇将、精兵,(编组)而使其担任先锋。这样,一方面能够鼓舞我军士气,一方面可以挫杀敌人威风。诚如兵法所说:“用兵打仗没有勇将精兵担任先锋,必然要遭到失败。”)
  建安十二年,袁尚、熙奔上谷郡,乌桓数入塞为害。(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绍之子袁尚、袁熙兵败逃往上谷郡,这时候乌桓兵也多次进入边塞作乱。)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曹操率兵征伐,同年夏季五月,部队到达无终。秋季七月,洪水泛滥,沿海道路不能通行。)田畴请为乡导,操从之,率兵出卢龙塞。(随军司空户曹掾田畴请求担任向导,曹操同意了,遂率军出卢龙塞。)水,塞外道绝不通,乃挖掘)山(堵塞,埋没。)谷五百余里,白檀,平刚,鲜卑庭,东指柳城。(在卢龙塞时道路因洪水隔绝不通,于是开山填谷五百多里,经白檀,历平冈,过鲜卑部落领地,向东直趣柳城。)未至二百里,虏方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数万骑军。当距柳城二百里时,敌人才发觉。于是,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子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率领几万骑兵,前来堵击。)八月,登白狼山,与虏遇,众甚盛。(八月,曹操率军登越白狼山时,突然与敌人遭遇,而且敌军兵力众多。)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曹军因辎重留在后面,披挂铠甲的很少,所以曹操左右的人都很恐慌。)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溃。(曹操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敌军阵势紊乱不整,于是挥军出击,并派猛将张辽担任先锋打头阵,结果大败敌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击斩蹋顿及著名首领以下多人,收降胡、汉部众二十多万人。)
《孙子兵法》——
       孙子曰:地形(这里指地理形势。)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种。)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我军可以去,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形,称作“通”。)通形(指地形平坦,四通八达,我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在“通”类地形上,应抢先占据开阔向阳的高地,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那些可以前往,但难以返回的地形,称作“挂”。)挂形(指地形复杂,易进难退的地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在挂形地域,假如敌人没有提前防备,我军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所防备,出击不能取胜,加上难以回师,这种地形就会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我军出击不利,敌军也出击不利的地域,称作“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在“支”型地域,即使敌人以利相诱,我军也千万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到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才会比较有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在“隘”型地域,我军应该抢先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等待敌军的到来;如果敌军抢先占领了隘口,并有重兵把守,我军就不能进攻;如果敌军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我军还可以进攻。,充满。盈之,指在像瓶瓮的隘形地域,配备充足的兵力。这里指到隘路必须先占领隘路口,先占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在“险”型地域,如果我军抢先占领,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等待敌军来犯;如果敌军已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我军就应该主动撤退,千万不要进攻。险形,即地形险要。遇到这种险要地形,我则应首先到达,占领制高点等待敌人的到来。)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在“远”型地域,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时,这个时候就不宜挑战,如果勉强出战,就会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以上这六点,都是利用了地形的原则,也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军队作战失利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况。)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由于天时地理等自然条件造成的,而是由将帅的过失所造成的。)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双方实力相当,却要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作“走”。)卒强吏弱,曰弛;(士卒强悍,军官却懦弱,指挥不当而导致失败的,叫作“弛”。)吏强卒弱,曰陷;(军官强悍而士卒怯懦,战斗力差而导致失败的,叫作“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副将有怨仇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因而失败的,叫作“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由于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章,因而致败的,叫作“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作“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以上六种情况,都是必然导致作战失利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