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赵釴《晏林子》卷二:不负旧主恩

(2023-08-28 14:59:09)
       向雄事钟会,会诛后,雄收敛营葬。晋文王( 司马昭)召雄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作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如王法何?”雄对曰:“昔先王掩骼埋,仁流枯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宏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雠枯骨,以为将来仁贤之资乎?”(从前先王掩埋刑人的骨骼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然后才安葬吗?现在刑法已施行,按照法令已经完备。我为道义所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也没有过错。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立身于违背生死常理的时代呢? 殿下把他的枯骨弃在荒野,作为将来的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可惜了吗?”)晋王称善。后柳仲郢先为牛奇章辟客招纳门客),后李卫公知其无私,奏为京尹。仲郢谢曰“自言不期太尉恩奖及此,仰报盛德,敢不如奇章公门馆。”卫公不以为嫌。仲郢常感卫公之知。大中朝,李氏无禄仕者,仲郢领盐铁,特取卫公兄子从质为推官,知苏州院,令以禄利赡南宅。时令狐为宰相,不悦。仲郢与书曰:“任安不去,尝自愧于昔人。吴咏自裁,亦何施于今日?(【任安在】青日衰,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唯任安不肯去。灌夫、任安,可谓贤而知义矣,然皆以他事卒不免于族诛,事不可料如此。——卫青渐渐失势,霍去病却越发显贵。卫青原来的故友门客大多离开他去追随霍去病,只有任安不愿离去。灌夫、任安,可谓贤明知义了,然而都因为别的事情最终被灭族,世事竟是如此难料。后用作咏不负旧主恩的典故。吴咏自裁张掖人吴咏早年间是护羌校尉马贤的佐吏,后来又被太尉庞参聘为属官,后来庞参、马贤彼此捏造罪状互相陷害,都要置对方于死地,这二人不约而同让吴咏作证,吴咏左右为难,理无两直,无奈中只好选择自杀。庞参、马贤见状后悔不已,一致达成和解撤诉。)李太尉受责既久,其家已空,遂绝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也泛指族人聚餐。),诚深痛恻。”深叹美,即与从质正员官。
       夫二贤之言,不惟理即顺正,而辞亦畅达,能使怒者忘怨。抑其厚谊高致,自能感悟。世人虽有恩奸,傥遇嫌忌,远自逊避,背德忘交,亦所不惜。用情之薄,遂至于此。存此二事,以敦世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