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台仙馆笔记》卷二:假女配假子
(2023-08-07 10:00:35)
金陵乡间有某翁者,生一子,与邻村某氏联姻。兵乱,失其子。翁故为行贾,因转徙四方,收得一小儿,与其子年相若也,遂子之,而即名以子之名。及金陵收复,翁仍行贾于外,而某氏则已归矣。以女年长,将遣嫁,访得某翁所在,贻书告之。翁思己子虽失,幸有养子,可以赝代真也,乃作复书,订以是年夏秋间携子而归。及期果至,而故居无存,乃赁屋为娶妇计。(金陵(今南京)附近乡村有一个老汉,生有一个儿子,和邻村某氏的女儿定了婚。后来在战乱中儿子失散了。老汉是经商的,在辗转外地贩运时收养了一个流浪儿,与失散的儿子年龄相近,因此也就当作了自己的儿子,并让他顶用了自己儿子的名字。等到金陵战事平息,老汉还经商在外,而某氏则已回到了老家。因为女儿已经成年,准备让她出嫁,打听到了老汉的地址,就捎信告诉了他这个意思。老汉想到,亲生儿子虽已失散,幸而收有养子,可以以假代真,于是回信定下到当年夏秋间便带儿子回乡完婚。到时果然回来了,但老家房屋均毁于战火,只得租赁别处作娶媳妇的准备。)两家均有成说(定约;成议),娶有日矣。翁之子忽归,归而不得其家,乃至邻村造妇翁之门而求见。妇翁大骇,因亲送至某翁家。子见父母,牵衣恸哭。翁欲不认,则真其子也;欲认之,又碍有妇翁在。乃曰:“此吾兄子,非吾子也。自幼失散,彼记忆不真耳。”妇翁归而疑焉。旋侦访得实,乃使媒氏告曰:“原聘者,吾婿也,他人子安得婿吾女?”某翁正〈止寺〉屠无计,而其养子知事且不谐,于人定后怀刃出门,突入妇翁之家。(两家商定好的嫁娶之日已经临近,老汉的亲生儿子却突然回来了。返回后因老家已毁,便去邻村找到未婚妻的家里。某氏大惊,亲自送到老汉家,儿子见到父母就牵衣痛哭起来。老汉想不认,则是自己的亲骨肉;要认下,那就表明以前是欺骗了亲家,不得已说:“这是我哥哥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从小就失散了,所以他记不准了啊!”某氏回家后怀疑其中有假,不久便打听明白了真相,于是让媒人告诉老汉说:“原先订婚的才是我的女婿,别人的儿子焉能娶我的女儿!”老汉为此正苦无办法的时候,而其养子知道好事将要落空,就于夜深人定后,怀刀出门,突然闯入某氏家。)妇翁出,因左手把其袖,而右手以刃拟之曰:“尔女不我嫁,吾先杀尔及尔女。归杀婿,吾亦自杀,四人同日死矣!”妇翁见事急,请如期。曰:“不能待矣,事在今夕!”妇翁曰:“然则当释吾入内,略为小女治装,子姑小坐。”妇翁既入,谋集健仆缚而送之归。其妻曰:“非计也。如此,彼不愈恨乎?吾婿吾女,终必死其手。”“然则奈何?”妻曰:“彼有假子,吾何妨有假女。”乃潜自后户送其女至其叔父家,而饰一婢居青庐中,招婿入行礼。(某氏刚一出来见面,这养子就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以刀指着他说:“你女儿要不嫁给我,我就先杀了你和你闺女,回头再杀你女婿,我也自尽,咱四个一天死了算完!”某氏见事急迫,只得推托说:“到定好的日子一定照办。”养子说:“不能再等了,今夜就办!”某氏说:“那也得放开我,让我进去给女儿稍微打扮一下啊!你暂且坐下等一会儿。”某氏进到里面,想召集强健的仆人把这养子捆住送回。其妻说:“那不是办法,那样他不更怀恨在心么?我女儿女婿终要死在他手里!”某氏说:“那怎么办呢?”其妻说:“他家有假儿子,我家何妨有假闺女?”于是让仆人偷偷地从后门把女儿送到她叔父家,而把一个女仆打扮起来,让这养子入内行礼成婚。)既成婚,乃语之曰:“汝不告而成婚,汝父必怒,毋遽言归,请留此满月何如?”喜曰:“诺。”妇翁使媒氏告某翁曰:“尔子已婿吾女矣。尔尚有兄之子,吾亦有弟之女。再以相配可乎?”翁亦喻其意,使其子为赘婿于女之叔父之家。既满月,妇翁择吉日送两婿两女偕归,其伉俪各相得,遂相安无事。(之后某氏对他说:“你不禀告父母而私自成婚,你父必然十分恼怒,所以你不要马上回去,请在这儿住一个月后再走。”养子高兴地说:“好吧!”某氏又让媒人告诉老汉说:“你儿子已娶了我女儿,你还有一个哥哥的儿子,我也还有一个弟弟的女儿,可否再让他们婚配?”老汉心领神会,便让儿子入赘到了该女儿的叔父家里。一个月后,某氏选了个吉庆日子送两个女婿女儿一起回到家里,两对夫妻都很恩爱,从此相安无事。)
后一篇:侠女李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