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梦琐言》,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雅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
,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
序
唐自广明乱离,秘籍亡散。(广明(880年正月至881年七月)是唐僖宗的年号,共计2年。咸通十年六月,陕西民众驱逐了观察使崔莞,原因因就是崔莞不亲自过问政事,百姓前来诉说旱情,崔莞却指着庭中的树木说:“此尚有叶,何旱之有!”崔莞还对诉说旱情的百姓施以杖刑,最终,激起了民众的愤怒情绪,被逐出陕地。更有甚者,面对日益深重压迫和剥削,百姓无以为计,只好聚集在一起,沦为盗匪,反抗朝廷。于是,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以黄巢领导的起义历时最长,影响最大,史称“广明之乱”。“广明之乱”历经十年之久。)武宗已后,寂寞无闻,朝野遗芳,莫得传播。仆生自岷峨,官于荆郢。咸京(原指秦代京城咸阳。后人常用以借指长安。 )故事,每愧面墙(比喻不学而识见浅薄),游处之间,专于博访。顷逢故凤翔杨玭少尹,多话秦中平时旧说,常记于心。他日渚宫(春秋,楚国的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见元澄中允,款狎笑语,多符其说。元公谓旧族一二子弟曰:"诸贤生在长安,闻事不迨(不及)富春。此则存好问之所宏益也。"厥后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非但垂之空言,亦欲因事劝戒。三纪收拾筐箧,爰因公退,咸取编连。先以唐朝达贤一言一行列于谈次,其有事类相近,自唐至后唐、梁、蜀、江南诸国所得闻知者皆附其末,凡纂得事成三十卷。《禹贡》云:"云土梦作乂(云梦泽一带可以耕作了。乂 yì
治理,安定)。"《传》有"畋于江南之梦"。鄙从事于荆江之北,题曰《北梦琐言》,琐细形言,大即可知也。虽非经纬之作,庶勉后进子孙,俾希仰前事,亦丝麻中菅蒯也(【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菅(jian)蒯(kuai):分别是两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用来编织草席、草鞋等草制品。 虽有丝和麻这些比较高级的织料,也不要丢掉菅和蒯这些可以用于编织的低级材料。
表示对各类事物要能兼收并蓄,广为储备。)。通方者幸勿多诮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