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右台仙馆笔记》卷一:阿胜

(2023-07-07 10:55:48)
     阿胜,广州人,谈者逸其姓氏。少孤,游于美利加国之旧金山,善贸易。居六载,积赀颇丰,航海而归,将缔婚于中土。有某氏女及笄,因媒合之,女母闻其丰于赀也,许焉。既又惧其仍远游也,曰:“吾女岂能相从于海外哉!”故使媒妁索重聘。阿胜鄙之曰:“卖婚,非礼也。吾何患无妻!”遂已其事,复游金山。女闻之,不直其母认为母亲的作法是不对的),窃附海舶,至金山寻夫。一日,于途中遇之,连呼曰:“阿胜,阿胜!”胜顾之惊曰:“卿闺中弱质,何为至此?”女具告之。胜感其义,与俱归旅舍成礼焉。论者谓女子在室从父母之命,此女不从母命,而从六礼未备之夫,不可为训。然重洋暌隔,万里追寻,亦不可云非奇女子矣。君子姑取其从一之贞,勿责其越礼也。
这则笔记虽然只有三百多字,记述十分简略,但却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首先,它反映了近代海禁大开后,东南沿海各省大批群众移民海外的现实。本来我国侨民早就参与了东南亚的开发,鸦片战争后随着欧美列强的入侵和贸易,又在中国人民面前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近海的一些群众,或抱着黄金梦远涉重洋,或被白人资本家掠为“猪仔”贩卖至美洲。在这成千上万的中国侨民中,当然多是美梦破灭,在白人的皮鞭下受尽了欺凌,为资本主义开发出了繁荣,自己却丧身异国。然而,也有少数华侨靠着艰辛和智慧,终于有所成就。小说中的阿胜就是这少数幸运者之一。他因“少孤”,无奈中远走美国,以其善于经营略积财产。阿胜不仅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且西方文化也影响了他的思想。“卖婚非礼也”,表明他已突破了封建传统观念,而且有了新的民主意识。
其次,阿胜妻的形象,也是令人惊奇的新女性。她生长于广州这个通商口岸,风气所及,使她已初步产生了叛逆意识。她“不直其母”,鄙薄其重财轻人,见利忘义,可见她所看重的是人,是情,钦佩的是阿胜的创业精神。之后,她竟然在痴情支配下,只身远渡重洋,到陌生的国度去寻找并未定婚的丈夫,更表现了过人的勇毅。这种对封建礼教的蔑视,远涉重洋的无畏,自由结合,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坦然,都显示出接触西方文明较早的沿海地区,人们正在破坏着封建意识的樊篱,显示了民主思想的萌生。
可惜的是,这则笔记只把阿胜妻的行为当成一种奇闻轶事来记述,过于简略,作者的思想局限,使他并不完全理解这个人物出现的意义,在文章最后还申明“此女不从母命……不可为训”,他所赞赏的仅仅是其“从一之贞”,然而这画蛇添足的陈腐议论,并掩盖不了这个奇女子的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