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寄四弟墨(告与人酬酢之法)
(2023-07-06 07:25:39) 陆绅等告官之议,因我弟不列名而作罢。李令得悉我弟在暗地维持其地位,加赋之举遂作缓图,此乃我弟忠信素孚于众望,故能令官绅两造,概行折服,诚属难能而可贵,忻喜之至。不过此后我弟名望日隆,李令遇有为难,势必登门就商,而当地绅士,亦必以得交我弟为荣,从此我弟人事愈繁,与人酬酢,须抱定不失信,不自是,不贪利。守此三章约法,自然到处人人敬仰,能令鬼服神钦。若三者苟有一失,即难使人折服。愚兄素不愿我弟与闻闲事,然能为地方谋公益,造福乡里,亦属大丈夫分所当为之事。既不害名,又可积德,何乐而不为?惟斯时初出茅庐,务宜时时加以自省为幸。盖我弟年届不惑,犹抱伯道之忧,(伯道之忧无子。伯道无儿,对他人无子的叹息。晋代邓攸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儿子和侄儿一起逃难,在危难关头,舍弃自己的儿子,保全了侄儿。后来他终身没有孩子,当时很多人为之感动,抱憾地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余年至五十有二,始得一子,切望我弟多行善事。彼苍虽属莽莽,惟积德之报,屡试不爽,征诸春秋,纪载亦夥矣。愿我弟勉力行之。哥哥寄。
前一篇:格非:法律之外
后一篇:陈继儒《读书镜·卷二》: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