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原文·语境】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大宫子期:子产、子期皆郑国公室的诸公子。大宫,郑国的祖庙,其他则不详。竖子句:浪荡子弟不嬉戏轻浮,花白老人不提携重物,未成年人也能“让畔”,让畔:推让共有的田界。用以指良好的社会风气。犁田不犁田界。僮,未冠者。畔,田界,古代乡村有“让畔尊长”之风。豫贾:豫,诳。贾(jia),价格。子产为相二年,市场没有欺诳人的高价。旧《辞海》豫贾条,谓二字的音义均与“诳价”同。《淮南子·览冥篇》有“黄帝治天下,市不豫贾”。《荀子·儒效》有“仲尼将为司寇,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皆与此同。并谓“说者皆读豫为凡是豫则立之豫,望文生义,失其传久矣。”田器不归:耕作工具不必天天拿回家,露宿于野也无人偷。尺籍:士兵杀敌斩首的军功记在尺长的木板上,叫尺籍。言子产为相五年,国家太平无争战,士兵也就不用尺籍了。号(hao):连喊带叫地大声哭。儿啼:像儿童似的啼哭。归:附,依靠。安:何,焉。此句谓,百姓将靠谁?)
——司马迁《史记 · 循吏列传》节选
【释义·点评】
安归:安,代词——谁,哪个;归,归依,依靠。
意思是: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啊,百姓将要依靠谁呀?
“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表现了子产死后,郑国百姓如少儿丧其父母般的失去了归依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