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嘉莹讲诗歌:什么是“赋比兴”?(1)

(2023-06-25 08:59:57)
      一方面是自然界的现象,“春风春鸟,秋月秋蝉”,一方面是人事界的现象,《诗品》讲到人事界的现象是有几个层次的。不但自己经历体验的你有感动,看到别人的生活体验也有一种感动,所以杜甫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路有冻死骨”。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这两件事表面看起来是外在的人事界的现象。可是在这些现象之中,不但从诗人自己扩展到别人,看到别人种种经历,而且透过表面的、写实的一层意义,有了一种象喻的意思。本来是写实,说“士有解佩出朝”,一个读书人,有时候被解除了他的佩印,说的是被贬谪。“女有扬蛾入宠”,有的女孩子因为长得美丽而“入宠”。中国古代说“蛾眉”,最初在《诗经》里面是写实的,写卫国一个夫人很美丽,说她“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个人如果不得意、忧愁,眉毛总是皱在一起,如果很得意,好像是扬眉吐气的样子。所以“扬蛾”就是扬眉,一种得意,而且是倚仗自己的美丽而得意,就可以“入宠”。这个“入”和“出”是相对的。表面上说的是一个女子的事,可是事实上当其和“士”对比的时候,“出”和“入”就有了象喻的意思,代表了一个读书人的政治生涯。这两句除了写实的现象以外,是说一个诗人在仕宦方面失意或得意的情境,都可以在诗里写出来。
  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论文《〈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文中提到,在《唐诗三百首》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如果用西方的心理学名称来说,就是中国的读书人、诗人,有一个情意结,就是“仕”跟“隐”,做官还是不做官。这也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表现这个主题时,你可以从正面、从反面、从侧面来表现,有各种方式。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我们在总论已经讲到了,说作诗是因为心跟物相感,互相感发。内心跟外在的现象相接触,看到花开了,叶子落了,心里也有欢喜和悲哀。今天找到了一个知己、好朋友,是“乐莫乐兮新相知”;跟一个过去多年相交的朋友离别了,“悲莫悲兮生别离”。我有这样悲欢喜乐的感情,可是只有这样的感情不算,还要把感情写出来,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心为志,发言才为诗。怎么写呢?我们今天就讲最基本的一些概念。
中国最古老的三种写诗表现方法,是“赋”“比”“兴”。“兴”,可以念xìng,兴趣的“兴”,也可以念xng,复兴的“兴”。一般而言,如果是名词,念xìng;如果是动词,念xng。“赋比兴”在这里是名词。
有人一听“赋比兴”,说这个太古老了,两三千年前的《诗经》讲的,我们不要讲这些东西了。其实中国传统的一些概念,虽然很古老,可实在是很基本、很重要的一些概念。
“赋比兴”讲的是什么呢?“赋比兴”是很基本的观念。我以前也讲到心物相感,心跟物之间有一个关系,那么在写诗的时候怎么表现这个关系?“赋比兴”就是表现心物相感的几种基本关系。
兴:见物起兴,由物及心
所谓“兴”的关系,中国古人说是“见物起兴”,看见了外物的现象,所以引起你的“兴”。“兴”就是感发,内心的感动和兴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看到外物,你的内心就“摇荡性情”。
我常常举一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它的写法,它所表现的内心与外物的关系是见到外物引起内心的感动,可以说是“由物及心”。
“关关雎鸠”,“雎鸠”是鸟的名字,“关关”是鸟的叫声。鸟在什么地方叫?“在河之洲”,在河水中间的沙洲上。这个鸟是有伴侣的。你常常看到树枝上,两只小鸟“咕咕咕”,好像是在谈话的样子。鸟都有这么好的伴侣,这么快乐的生活,人也应该有美好的伴侣和快乐的生活,所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这个字可以念ho,也可以念hào。hào是动词,我爱好。ho是形容词,是美好的。这里念ho不念hào。
窈窕的淑女,“窈窕”是美的样子。这两个字上面都是穴字头,穴是很深的意思,这个女子是很美的,而且这个女子不只有外在的美,而是有一种内在的修养、品格的美。“淑”是善的意思。如果有这样一个内在外在都很美好的淑女,就应该是品格美好的君子的配偶,“逑”是配偶的意思。这种写法就是“见物起兴”,心物的感发关系是由外物引起内心的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