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晓岚家书:寄内子(论教子)

(2023-06-10 09:27:09)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父母共同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现在我寄住在京城,教育子女做人正道的责任就落在你一个人的身上了。而做母亲的本性,多对子女有所偏爱,她们不知道偏爱而不讲原则,反而足以祸害自己的子女。那教育子女的原则是什么呢?大略说来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矫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16字,浑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书不一一,容后续告。(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要遵守四戒,又必须规定四宜,一宜勤苦读书,二宜尊敬老师,三宜爱护众人,四宜谨慎饮食。以上八条,是教子的不可变更的条例,你应该牢记在心,时时用他教育三个孩子。虽然上述只十六个字,但它总括了无穷的意思,你要仔细领会。孩子们将来成功立业,都在这十六个字之中。信中不能谈到所有的方面,其余的事容后继续告知。
寄旅:寄住,寄居。义方:做人的正道。义方之教,即教义方。尔躬:你自身。维何:是什么。晏起:晚起。矫傲:骄傲。铭诸:牢记于。浑括:总括。 
【简评】
  乾隆十九年(1754)春,纪昀在会试中考了第二十二名,接着的殿试考中二甲第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在京都的官宦生活,此时纪昀三十一岁,长子纪汝佶十一岁,纪汝传七岁。这封家信就是纪昀在北京写给献县崔尔庄妻子马氏的。主要谈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借鉴:
  一是教育子女,是父母双方的责任。《三字经》中有“子不教,父之过”,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至少像纪昀这样的古人也不认可。信中提到如果丈夫长期出门在外,妻子在调教子女的问题上,更要承担主要责任。女人天生感情细腻,容易偏宠孩子。基于这一点,女人在教子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反思自己。这对于今天男方在外地工作或者承担的社会责任较重的官员、商人或打工者,女方的责任就更重。
  二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是对其在道义上的引导。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对父母不爱自己子女。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呢?爱不仅仅体现于养活孩子,使孩子身体健康,丰衣足食。父母的爱,更体现在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父母爱子无方,就会害了孩子。
  三是信中提出的“四戒”、“四宜”八项原则,今日仍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