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2023-05-07 15:43:33)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此诗内容是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劝慰之情。首句表明作者对朋友的思念,既有喻意又是写实,次句写作者昼夜盼王定国早日归来;三四句写作者对朋友的处境的关切;五六句具体写王定国在扬州的生活;最后二句作宽慰语,希望朋友借歌吹以破愁。其艺术特点是善于用景、用比、用典烘托抒情。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清清的洛水啊,像我对你的思念,昼夜不息地奔流,你到何时才能北归片帆收?
你头上白发未生,还能经得起消愁的美酒,刚被提升你却要出任扬州的佐官!
用鱼肚作脍,细细切碎,像雪片儿飞下,堆满盘中;煮熟了的鸡头芡实,像千万颗明珠,数以斗计。平生中能行乐也是不差的呀,哪里会有竹西的歌引动愁怀呢?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叫步韵。王定国:王巩,北宋诗人、画家,与黄庭坚、苏轼友善。清洛:清清的洛水。元丰年间,将洛河导入汴河,流入淮河,连通运河,经扬州。故以洛水喻思友之情。北归:指由扬州调入汴京任职。犹堪:还能经受得住。垂上青云:临到有升迁高官显爵的机会。佐州:做州郡辅佐。脍鱼腹:将鱼腹细细切碎。斗:量器。鸡头:芡实,俗称鸡头米。不恶:不差。竹西:扬州地名。歌吹:音乐演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黄庭坚正在汴京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王定国是真宗时名相王旦之孙,有才气。苏轼为其诗集作序,黄庭坚为其文集作序,可见他们关系密切。元丰(宋神宗年号,1078—1085)年间,王定国受苏轼牵连也被贬。元祐(宋哲宗年号,1086—1094)初期,苏轼还京,荐他为宗正丞,不久又遭贬谪,出为扬州通判。他从扬州寄诗给黄庭坚,黄庭坚步其韵而成此诗。
文学赏析
古人常以流水为比,表达悠悠不尽的情思,如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例子举不胜举。这首诗第一句也是以流水喻情,但不用“是”、“如”、“若”、“似”等字径直来说,而是说用昼夜不断的流水向王定国送去绵绵情思,显得更为劲拔。首句清洛指清澈的汴河。这一句既有喻意又是写实。它表明了诗人是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也暗示了王定国就是顺汴水到扬州的。汴水是联结汴京、扬州的纽带,是沟通朋友问信息的渠道,使两人诗歌唱和,息息相通。不仅如此,而且清洛也是王定国北归汴京的水道,所以诗人又写出了第二句,昼夜盼王定国早日归来,补足了思君的内涵。“何日”句见思念之切。王定国刚出任扬州通判,诗人就盼其北归汴京,足见两人友情之深,也表明诗人对朋友遭贬的不满。
在三四句中,诗人对朋友的处境表示了关切。劝慰朋友趁白发未生,还可饮酒作乐;遗憾的是刚要直上青云又被外放扬州作副守。“抗”、“却”二字,转接有力,意思陡下,含有无限感慨。一句之中语意有变,两句之间也有曲折。两句诗顿挫有力,诚为奇警。五六句具体写王定国在扬州的生活。鱼腹细切成脍,堆放盘中像飞来的白雪;煮熟的鸡头米,像千万颗晶莹的珍珠。这是倒装句,借两个生动的比喻,特意把“飞雪”、“明珠”放在句首,以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充分联想。美化这种生活,恰好说明实际上有可悲之处。因此这一联与上联意同,只是换了一种写法。
结联更作宽慰语。隋唐以来,扬州一直是商业都会,歌舞繁盛之地。“岂有竹西歌吹愁”是从杜牧“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脱胎而来。然而诗人并没幻想王定国会像杜牧那样在“春风十里扬州路”尽情享乐,“行乐亦不恶”的“亦”字有无可奈何的意味。王定国的原诗是以“愁”字作结的(次韵要求依原诗用韵次序)。“岂有”二字耐人寻味。因为愁与扬州的繁华热闹极不和谐,所以诗人希望朋友借歌吹以破愁。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诗结束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却像长江大河一样无穷无尽。全诗八句如同一句,一气回转而下,其中又多顿挫起伏。 
名家点评
晚清吴汝纶:“‘未生白发’……等联,皆痛撰出奇,前无古人,自辟一家蹊径。”(引自《唐宋诗举要》卷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