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2023-05-02 09:29:43)忆昔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敌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巢车:有瞭望台的一种兵车。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迫逐:追赶。
这首诗《忆昔》和上一首《雪夜感旧》,回忆的都是乾道八年(1172),陆游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远赴南郑(汉中)襄赞军务的故事。
这首诗的结构,和《雪夜感旧》也完全一样。前四句回忆过去,第5、6句作今昔对比,7、8句写今天的失落感受。
和《《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相比,结构也类似,前四句回忆当年,后面回到现实抒发感慨。
当年我们渡过渭水,多少故国遗民提着酒浆来到马前迎接
。我们那时意气风发,昼观星象,早观敌情。一心想收复故土。
前四句,都是“忆昔”二字的内容。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以为功名很快可以求得,哪里知道老大以后,一声伤病,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尾联直说自己也是一个抚卷空流涕的“人间失意人”。
首联点题回忆往事:我早年跟随部队出征时,在渭水之滨看到了北方的难民担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来犒劳我们,他们跪于马下痛哭流涕,欣喜王师归来,即将收复中原了。两句写出人民的期望之高,极具画面,使人震撼。颔联接着写从戎之事道:晚上我们栖息在高山之上望着星空占卜凶吉,早上时便去到巢车之上判断敌人的行踪。此联没有正面描写战场,而是写了备战时的场景,晚上占卜与早上望尘描写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让人感觉十分压迫。颈联画风一转回到现在:当时大家都以为功勋名利已经近在咫尺了,谁曾想到而今老病在身,却依然一无进展,独自徘徊。二句对比强烈,有很浓郁的时间感,给人读来沧桑不已。尾联承接上文由心理活动转为动作描写:如今在灯下摩挲着书卷,徒然痛哭流涕,而所泣者又何止是为了我这个尚且活在世间的不得志者呢。尾联上句描绘了一个生动且凄凉的场景,下句发人深省。所涕者或是为了国家的沦陷,或是为了抱负的无成,亦或是为了那壶浆马首的遗民。是遗憾,是愤怒,是愧疚我们不得而知,五味杂陈,使人读来怆然。
前一篇: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