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2023-04-13 09:25:05) 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河阳,素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除侍御史。(开成二年高锴主持贡举,令狐楚与高锴交好,他在高锴面前极力夸赞李商隐,于是李商隐被选拔为进士。又中了书判拔萃科。令狐楚又奏请让李商隐任集贤校理。令狐楚罢相出朝期间,王茂元镇守兴元,他一向喜爱李商隐的文才,就上表奏请让他做掌__,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李商隐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因王茂元是李德裕党人,文士们就嘲笑谴责李商隐,认为他欺诈无德,品行低劣,一起排斥他。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未获官职。他就又投靠桂林总管郑亚,在幕府中任判官,后来又随着郑亚贬官到了循州,三年后才回京。)归穷于宰相绹,绹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放(读fang):同“仿”,依照,仿效。意为:孔子说:“一切依照私利来行事,就会招来众多怨恨。”),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李商隐归朝后受到宰相令狐绹的追究,令狐绹恨他忘了令狐家的恩情,见利忘义,苟且迎合,接受小人征辟,就拒绝与他见面,一点也不留余地。)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绹见之,恻然,延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中州,辟为判官。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重阳节那天,李商隐就来到令狐绹的衙厅,留下题诗:“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题道:“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令狐绹见到诗后动了恻隐之心,就补授他为太学博士。李商隐刚直廉洁令人敬畏,他出任广州都督,有人袖藏黄金来贿赂他,李商隐拒绝他说:“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不是怕此事被人发觉。”不久,他又入朝当了检校吏部员外郎。任期满后,客居荥阳去世。柳仲郢指挥中州,征召李商隐担任判官。不久,入朝授予检校吏部员外郎的官职。解除官职,客居荥阳,去世了。)
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李商隐善长写诗,写文章瑰丽豪迈奇崛拟古,用词难涩含蓄朦胧。等到他跟令狐楚学习后,诗句清丽不足,繁缛太过。每当李商隐写文章时,总要查阅书籍,他把书籍排列左右号称“獭祭鱼”。而他的文章旨趣很能打动读者,人们称他的文笔空前绝后。)初得大名,薄游长安,尚希识面,因投宿逆旅,有众客方酣饮,赋《木兰花》诗,就呼与坐,不知为商隐也。后成一篇云:“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问姓名,大惊称罪。(当初有大的名声时,李商隐为薄禄而宦游在长安,还很少与人见面,就在旅馆投宿。当时,有很多客人正在畅快地饮酒,李商隐写了《木兰花》一诗,就含李商隐与他一起坐,但不认识是李商隐。后来写成一首诗:“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人问他姓氏名谁,大为吃惊,连连称罪。)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注)宰相绹:即令狐绹,令狐楚之子。
前一篇:李商隐:急景忽云暮,颓年寖已衰
后一篇: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