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南北东西各自去,年年依旧物华新
(2023-03-13 15:50:56)同李端春望
唐代
· 耿湋
二毛羁旅尚迷津,万井莺花雨后春。
宫阙参差当晚日,山河迤逦静纤尘。
和风醉里承恩客,芳草归时失意人。
南北东西各自去,年年依旧物华新。
耿湋(wéi)是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在进士及第后担任了多年的县尉,虽然曾官至右拾遗,但是后来却又因事被贬出京城。
耿湋学识渊博,颇有诗才,经常与一些骚客咏士诗文酬答,大家都很佩服他不凡的诗歌功底。有一次诗人要从京城还乡,他的朋友李端前来为他送行,诗人面对绚烂的春景,回忆起美好的过往,心中颇觉伤感,于是便即兴赋诗。
这首七律深情地写道:诗人头发花白,正为羁旅生涯而愁闷,千万朵鲜花忽然都在春雨后璀璨绽放。傍晚时分,那些宫殿和城楼显得参差错落,遮挡了夕阳的余晖;雨后初霁,清新无尘,青山碧水更显得迤逦不绝。
想当初金榜题名时,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诗人和友人们意气风发,欢庆的酒宴上不醉不休。而今又是芳草萋萋之时,彼此却即将分离,诗人心中满溢着失意和惆怅之情。从此以后,朋友们将会各奔前程,诗人环顾周围,虽然景物依旧,却万象更新,能不让人唏嘘和感叹?
人们可能不太熟悉耿湋的诗歌,他的作品并不精心雕琢,却令人感到风格独特。这首诗首先写出了让人赞叹的水平,结尾却耐人寻味,作者虽然是在描写春望,却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惆怅心情。
开篇就抒写了作者的满腹悲情,诗人鬓发染霜,又担心羁旅奔波之苦,可是身边的花儿却根本不在意他的焦虑,展现出缤纷多彩的姿态。诗人感觉自己快要被人遗忘,更看不到仕途的春天。莺花,指莺啼花开,泛指春景;万井,乃是夸张写法,即一万平方里。
中间两联写景抒情,作者仰望京城中的那些巍峨耸立的宫阙楼阁,以及被遮住的残阳余晖,既感到无限怀念,又充满了幽怨。京城虽然辽阔无比、热闹繁华,却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雨后的山河迤逦壮美,清净无尘,仿佛在召唤诗人归隐林泉。
颈联用“承恩客、失意人”进行对比,既抒写了对过往的怀念,又表达出作者对李端深受皇恩的羡慕之情。诗人似乎觉得有些羞愧,而李端在朋友失意之时,亲自为他送行,也让诗人感激万分。
最后两句朴素无华,却又扣人心扉。曾经相处融洽的才子们,因为处境不同,对未来的期望也各异,大家将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各自前行。有人或许会步步高升,有人可能会穷困潦倒,但是日月依旧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绝对不会因为在意某人的悲戚处境而停止转动。
“年年依旧物华新”,既抒写了自然景物推陈出新的现象,也传达出诗人对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感慨,更委婉地揭示出作者厌倦宦途、渴望归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