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词话精读》第十三章(4)

(2022-05-14 09:21:37)
|4|
    在王国维看来,李璟《摊破浣溪沙》最耀眼的句子并不是“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而是起首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因为后者“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众芳芜秽”和“美人迟暮”二语皆出自《离骚》,原文一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是“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以美人衰老、草木凋零深寓政治寄托。这却使人疑惑,毕竟李璟的词无论我们如何深究,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意内言外的深刻寄托,虽然写得极尽优美,主题却无非是思妇征人、秋思闺怨而已。王国维之所以做这样的理解,实是因为他将“菡萏”两句摆脱上下文而孤立出来,以赋诗断章的态度看出了《离骚》的意味。
    “菡萏”两句究竟比“细雨”一联好在哪里,王国维并未给出任何解释。幸而我们可以寻到王国维的一位同道,吴梅,他也认为“菡萏”两句最佳,而且给出了具体的阐述。吴梅《词学通论》这样讲道:“此词之佳,在于沉郁。夫‘菡萏香销’‘西风愁起’与‘韶光’无涉也,而在伤心人见之,则夏景繁盛亦易摧残,与春光同此憔悴耳。故一则曰‘不堪看’,一则曰‘何(无)限恨’,其顿挫空灵处,全在情景融洽,不事雕琢,凄然欲绝。至‘细雨’‘小楼’二语,为‘西风愁起’之点染语,炼词虽工,非一篇中之至胜处。而世人竞赏此二语,亦可谓不善读者矣。”
    但如果依我自己的体会,“细雨”一联字面艳绝,很有李商隐唯美朦胧诗的味道,即便我们不理解它的含义,也不妨碍我们叹服其中的美感;至于“菡萏”两句,字面平实,全用“翠叶”“西风”“绿波”之类的平常字眼,就连形容词和动词亦无非是“销”“残”“愁”“起”,平平无奇;而被王国维和吴梅所独赏的那般好处,非要透过字面,从画面形象上悉心感受才行。
    在这样的画面感受里,我们便会发现,“菡萏”两句写出了荷花独有的风神,捕捉到荷花开落的无可替代的特点;以叔本华的理论来说,这样的描写深深达到了荷花的“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