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216)秫未成醪身已去,先几何待督邮来?
(2022-04-28 07:39:39)全祖望,(1705年—1755年),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小名补,自署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所著《鲒埼亭集》,收明清之际碑传极多,极富史料价值。是继司马迁之后最有文采的传记史家。
春闱,指礼部主持的会试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词馆,指翰林院。
牵丝,佩绶。谓任官。《文选·谢灵运诗》:“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李善注:“牵丝,初仕;解龟,去官也。解下龟印。指辞官。”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唐宰相张嘉贞欲纳郭元振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幔后,露线头于外,使郭牵其一。郭牵得第三女。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牵丝'﹑'牵红'﹑'牵红线'﹑'牵红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
秫未成醪,意思是高粱还没有酿造成酒。比喻事情还没有完成。先几,意思是预先洞知细微。乩仙,乩音j。是指通过扶乩请下的神灵。扶乩,又叫扶鸾。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盘上,在一定的仪式后不由自主地划字,据说这就是神灵与人的沟通。传言可以为人决疑治病,预示吉凶。钱肃乐,(1606-1648),明末官员、抗清英雄。举子,此处指生育了儿子。寒影: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物影。都,指首都。
真老实人言:
袁枚笃信扶乩之说,也相信转世轮回,故在《随园诗话》和《子不语》中多有记载。我们不讨论扶乩之真伪,只说全祖望因自己被外放任知县而心怀不满、拒绝就职所写的诗:“生平坐笑陶彭泽,岂有牵丝百里才?(百里才:治理一县的人才。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秫未成醪身已去,先几何待督邮来?”这首诗确实是表意准确、用典贴切,真正达到了一事一诗,只可用于此、不可用于彼的专人、专事、专诗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