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人恒过,然后能改。
(2022-04-21 07:27:15)“人恒过,然后能改。”
华杉详解
一个人,有过错是常态,没过错才是偶然。进步靠什么呢?主要靠改过,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观念。孔子说颜回“不二过”,也就是同样的错不犯第二遍。
孔子的好朋友蘧(qú)伯玉,派使者来问候他。孔子问使者:“蘧老在家做什么呢?”使者回答说:“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他在家改过,还没做到呢!孔子赞叹说:“这使者!这使者!”
“周卫蘧瑗(yuàn),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周朝卫国有个蘧瑗,到五十岁的时候,自己过去四十九年犯过什么错,自己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蘧瑗知非。
随时能自省,知道自己的过错,然后不断迁善改过,这就是自修的方法。而我们平时却正好相反,别说改过,连承认自己的过错都做不到,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过也必改,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饰,就是编一套说法,说得自己没错。君子小人都一样犯错,区别在于对自己过错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