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1|
这一章评论南唐中主李璟的《摊破浣溪沙》究竟以何语为最佳,使人感觉文学的优劣实在不易评价。
李璟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长子,继任为帝,后来臣服于后周,贬帝号为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当年李昪为南唐开创了一个相当和谐平稳的局面,叮嘱后人莫要勇于进取,只要安心守成即可。无奈人总有自我实现的欲求,更何况是李璟这样一个习于富贵且大权乍握的人。倘若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就必须承认李璟是一个雄才大略、锐意图强的皇帝,倘若他真的如愿以偿,后人一定会像歌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般将无以复加的溢美之词倾注在他的身上。
李璟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开疆拓土、南征北战,他的时代成为南唐疆域最广的时代。遗憾的是,世界并非如他想象的那般简单,幸运指环也不会一直套在他的手上,尤其当北周雄主柴荣开始向南方用兵之后,李璟这才意识到正能量太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还是艺术的世界最容易带来廉价的满足,为何不多花一点工夫在诗酒欢娱的惬意里呢?
南唐是当时文艺最为发达的国度,这个排名一直保持到李璟之子,即南唐后主李煜的时代,直到被赵宋王朝彻底征服为止。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南唐之所以有这样的文化风气,自是与李璟父子的文化造诣分不开的。单以词论,李璟传世的词作不过寥寥四首,却足以凭借这点成绩跻身第一流词家之列。
|2|
《人间词话》本章谈到的词,是李璟的一首《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菡萏是荷花的古称,“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说荷花凋落,荷叶残破,这是入秋的景象,引出下句“西风愁起绿波间”,从近景到远景,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的观感到泛泛的观感,不只是荷花凋落了,荷叶残破了,秋风在绿波中吹起,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将凋落了。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这一句点出了闺怨主题:秋风吹起,万物凋零,思妇的青春也这样匆匆老去了,那秋景更让她无法面对。
下阕先是一联对仗“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是最脍炙人口的一联。鸡塞是鸡鹿塞的简称,泛指边塞。细雨的天气里,她又梦到驻守边塞的爱人,梦回之时,更觉得边塞遥不可及。“玉笙寒”,笙是一种靠簧发音的乐器,簧是用高丽铜特制,天气冷时簧就会走音,所以在吹奏之前要先把它烘暖才行。周邦彦有词“簧暖声清”,如果“玉笙寒”,吹奏出来的音乐自然荒腔走板。吹笙直到吹彻,直到笙簧又冷了下来,吹不成调,可见时间之漫长,可见吹笙人之寂寞。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梦回倍添惆怅,吹笙直到吹不成调,只有不住地流泪,倚着阑干。“倚阑干”是诗词里极常见的一个意象,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用这个特定的姿态突出女子的婀娜之美,如李白《清平调》写杨玉环“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二是暗示惆怅的情绪,倚阑之人定有重重心事无人能解,如裴夷直的《临水》诗有“江亭独倚阑干处,人亦无言水自流”。在第二种含义上,如果情绪更浓郁,就变“倚”为“拍”,如辛弃疾“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