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2022-04-05 07:33:44)
春秋五霸是三王的罪人
原文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孟子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又是现在诸侯的罪人。天子巡行诸侯国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天子的巡狩,〕春天考察耕种,补助不足的人;秋天考察收获,周济不够的人。一进到某国的疆界,看到土地已经开辟,田野整治得很好,赡养老人且尊敬贤者,俊杰能人都有官位,那么就有赏赐;赏赐用土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掊克,聚敛。亦指搜括民财的人。搜括钱财的人执政掌权。),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如果一进入某国疆界,土地抛荒,老人遭遗弃,贤者不任用,搜刮聚敛之人窃据要津,那么就有责罚。〔诸侯的述职,〕一次不朝,就降低爵位;两次不朝,就削减土地;三次不朝,就把军队派去。所以天子用兵是‘讨’而不是‘伐’,诸侯则是‘伐’而不是‘讨’。五霸呢,是挟持一部分诸侯来攻伐另一部分诸侯的人;所以我说,五霸呢,是三王的罪人。
华杉详解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三王,实际上是四个人,是夏商周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孟子说,自古治世安民,莫过于三王。三王之后,五霸迭兴,虽然也有扶衰拨乱之功,但是靠霸道、靠武力使人屈从,同样也是坏了王法。所以在三王面前,五霸就是罪人了。
而今天的诸侯国君呢?王法他们是早就不遵守了。而五霸立下的规矩呢?他们也废而不守。那么在五霸面前,今天的诸侯们也是罪人了。
大夫们不能匡正君王以行三王之道,不能励精图治以兴五霸之略,一方面自己阴谋图利,另一方面对国君的所作所为不仅不知谏劝,而且还阿谀奉承,替他粉饰,大家一起干坏事。那么在国君面前,大夫们也是罪人了。
从国君到大夫,上上下下,都是罪犯,这就是战国世道衰微,祸乱将起的社会状态。
为什么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呢?
三王有三王的王法:天子巡行诸侯国叫巡守,巡守就是巡视他所守的土地;诸侯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汇报他所守的职责。春天的时候,百姓耕种,他要去巡察,看见有缺牛缺种的,就要赈济或贷款,帮他补足,不能让他耽误了农业生产;秋天的时候,他要去巡察,看见百姓有收成不足的,也要赈济或贷款,给他补足,不能让他一家人挨饿。天子在王畿内巡察,诸侯在自己国境里巡察,让百姓家家农业生产资料完备,粮食充足,没有匮乏之患。
天子到诸侯国巡守,是看他邦国治否,职责修废。进入他的国境,如果看见他开垦了新的土地,田野阡陌、水利设施井井有条,年老的人得到社会保障,贤德的人得到任用,有俊杰之才的人都有官职,就给他庆功加赏。赏赐给他更多封地,因为他管得好嘛。
如果进入他的国境,看到土地荒芜,老无所养,贤无所用,在位的都是掊克聚敛之臣。掊克,就是聚敛搜刮。天子让你驻守一方,是要你守土安民,不是给你发了一张搜刮执照。你若搜刮聚敛,不是导致民怨沸腾,天下不稳吗?那天子就有威让之令,问罪于诸侯。
诸侯的述职,是到时间就必须进京汇报。一次不来,就要降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来,就要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来,就要开军队过去,兴师问罪了,这叫讨。
礼乐征伐,是天子之权,只有天子有权说谁犯了罪,要讨。但是天子讨而不伐,他不用御驾亲征,他可以指派一个或几个诸侯国的军队去讨伐那有罪之国。而被指派的诸侯只能去伐,执行攻伐的任务;他不能讨,不能发檄文说对方犯了什么罪,他没有这个资格和权力,那是天子的权力,所以说诸侯伐而不讨
到了五霸的时候,谁有罪不是天子说的,是那霸主在说,他发檄文,整合诸侯军队,今天讨这个,明天伐那个。不管该不该讨,该不该伐,这都不是他的权力,本身就是僭越,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