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窗闲话》·书讼师五则(2)
(2022-04-03 10:01:25)
某甲者,家小康。有中表某乙,孑然一身,贫而无赖,屡屡借贷,亦小周之。时值冬季,乙又向甲贷百千偿债,甲怒其无厌,挥诸大门之外而闭也。乙始而叫骂,继思无以对债主,遂缢于檐椽之下。甲久不闻声息,出后户探之,见悬尸,恐甚,幸暮无知者,亟操巨金,往投讼师。时师方与数友为叶纸戏,甲备述来意,师曰:“予戏大负,无暇虑也。”甲出金献,师曰:“汝亟回解尸下,毋令外人觉,再来有说。”甲受计往,释尸又至,则命其观局,约三时许,甲屡屡祈请,师曰:“汝再回,悬尸故处。”甲曰:“仍害小人,何以释累?”师怒曰:“汝违吾教,看汝破家也。”甲惧而从之,又至,师笑曰:“何不惮烦耶?汝回高卧,明日有叩门者,不得应,俟官至,唤汝方出,若诘问,则求验而已,不必辩,自有脱汝计。”甲如教。次日,方保见尸,唤甲不应,即报官。官至呼甲出已,解尸审视曰:“汝识是人否?”甲伪睨之曰:“小人中表也,何以死小人门外?”官曰:“汝有仇乎?”对曰:“无之。”时方保隶役皆瞷甲财,告官曰:“死者既为某甲之戚,必威逼所致。”官怒曰:“予视尸领缢痕二,一浅一深,是移尸以图讹索者。汝等既诬甲威逼,必汝等为之。”叱杖保役,仅命某甲蠲棺以葬。
某甲家境小康,他有一个堂弟乙,孑然一身,贫穷无赖,屡屡借贷,甲虽然知道借给堂弟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也碍于亲戚面上,偶尔借些给他。
这年冬季快过年了,乙的债主都来向他催债,乙就向甲借钱一百千铜钱来还债。甲觉得乙贪得无厌,就把大门一关,不让乙进门。乙本来就是一个无赖,看甲不借钱,就在门口大骂,后来想想实在无法还债,竟然在甲门口上吊自杀。甲在屋内等了一阵子,听不到声息,以为乙走了,就出门观望,一看乙吊死在自己房檐下,甲吓得要死,幸亏是晚上没人知道,他就赶紧去找了当地一个讼师。
但是讼师正在打纸牌,不太想管。甲赶紧拿出银子给他,讼师想了想说:你现在去把尸体解下来,不要让外人看见,然后你再来找我。甲马上按照讼师说的去做,然后又回到讼师处。讼师不急不慢得说:你看着我们打牌吧,就这样过了一两个时辰,甲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再请问讼师下一步怎么办?讼师又拖延了好大一会儿,才说:你回去,再把尸体挂在绳子上。甲急了,您这是害我啊!讼师怒了:你要是不听我的,就等着倾家荡产吃官司吧。甲无可奈何,只好按照讼师说的去办。然后又来找讼师,讼师笑着说:你烦不烦呢?回去睡觉吧,明天如果有邻居来敲门找你,不要开门。等官府来人你再开门,如果官方责怪你,不要辩解,就求官府验尸,我自有妙计可以让你脱身。
次日,邻居看到了尸体,就报告了地保。地保来到甲家敲门,甲按照讼师说的,就是不出来。等知县带着仵作来了,甲才出门见官。知县问甲,这个死人你认识吗?甲看了一眼说:是小人的堂弟,不知道怎么死在我家门外了?知县问:你们之间有仇吗?甲说:没有。这时候,衙役们等想讹诈甲钱财,就对知县说:死者既然是甲的亲戚,那么一定是甲逼死的。知县大怒:我看了尸体脖子上的勒痕,一浅一深,这一定是在别处上吊后,被人把尸体移到此处来讹诈人的。我看就是你们这些人做的。于是,知县仅仅让甲出了一具棺材,把乙掩埋,就了结了此案。
前一篇:马伯庸:中国建仓赈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