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第十一篇·告子章句上》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2022-03-14 08:39:51)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说:“有天然的爵位等级,有人间的爵位等级。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忠实、诚信,乐于帮助别人而不厌倦,这是天然的爵位等级。做到了公、卿、大夫等职位,这是人间的爵位等级。古代的人着重修养天然的爵位等级,人间的爵位等级也就会随之而来。如今的人着重修养天然的爵位等级,目的是为了获得人间的爵位等级。一旦取得了人间的爵位等级,就抛弃了天然的爵位等级,真是糊涂透顶了,结果必然把一切都葬送掉。”
华杉详解
孟子说,爵位有天爵和人爵,也就是自然爵位和社会爵位。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天爵;公卿大夫,是人爵。古人修养他的天爵,那人爵自然就来了。而今人修养天爵,是用来追求人爵。等人爵得到了之后,就丢弃了天爵,这也太糊涂了,最终其人爵也必定会失去的。
没有得到人爵之时,卧薪尝胆,修身养性,以图成功。成功之后,就骄奢淫逸,放纵胡为,最终其成就地位也灰飞烟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成就来自于修养,越大的成就,越是靠修养。因为小成就靠个人本领,大成就靠众人支持,最大的成就靠的都是你不认识的、看不见的、想不到的人,他们都发自内心地以支持你、成就你为乐,这完全是来自于你的修养,修养就是天爵。这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有天爵,才有人爵。没有天爵,得到的人爵也会失去。
解析
所谓“天赐”只是一种比拟性的说法,天爵实际上是精神的爵位,内在的爵位,无需谁来委任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人爵则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必须靠人委任或封赏或世袭。说穿了,天爵是精神贵族,人爵是社会贵族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贵族(至少在名份上)已日趋消亡,而精神贵族(按照我们这里的特定含义,而不是通常的意义)却长存。回过头来说,孔、孟又何尝不是他们时代的精神贵族呢?“忠信仁义,乐善不倦。”这样的精神贵族,即使是在我们这个平民化的时代,是不是也多多益善呢?
读解
所谓天爵,即是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也就是说是自然而然就具有的。利用这自然的本性,再加以修养培养,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那么,人世间的爵位等级就会随之而来。这也就是老百姓教育儿女踏踏实实做人的经验,只要踏踏实实去做,一切的一切都会有的。就象钻头觅缝去找钱反而找不到钱一样。但是很多人,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此,现代亦是如此,在青年时期,在学习时期,满腔热血,一心报效国家,但一旦取得某种职位后,便得意忘形,头脑膨胀,忘乎所以,就斤斤计较起自己的个人利益来了。以至最后身败名裂,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落了个遗臭万年。这是为什么呢?就是行为方式问题!既抛弃了爱心,又不愿与普通人一样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以自己那一点点学识,就自高自大,恃才傲物,自不量力,自以为是,说话不算话,背信弃义,朝令夕改,这样的人不落马才怪,这样的人不身败名裂才怪,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才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