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60秒选萃
(2021-09-25 15:59:02)
@听到一段话,据说是段永平说的。他说,如果你想把茅台这个品牌做烂掉,那应该怎么做啊?很简单,多推一些便宜的酒,比如茅台啤酒、茅台红酒、甚至是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还不光是喝的,什么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也搞起来,加快推出的速度,5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了,这么坚持干上10年,茅台的地位应该就彻底不一样了。段永平这段话的意思当然是反讽。但是,拿茅台说事,其实揭示了一个很深的道理。你想,茅台为什么它不这么干呢?不是因为有定力,而是因为谁都知道,茅台酒本身就是个好产品啊,只要把茅台做好了,其他不用干啊。这就在反问其他人,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手头的事那么有价值,你为什么不专注做好它呢?但凡你能做好一件东西,你为啥还要做很多不好的东西呢?
@有一个说法,说天下所有的职业都需要培训才能上岗,唯独父母这个岗位除外。每个人第一次当父母,都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为人父母,应该勤于学习。当然反过来也有人推论,说因为是第一次嘛,所以父母当不好,可以原谅。但是,最近我看到一个很有力的反驳说,你当第几次爸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当过一次孩子啊。对啊,我们当过孩子啊,我们知道孩子的缺点,也知道孩子的期待,我们知道孩子的处境,也知道孩子的需要。所以,有些人说自己不会当父母,那是借口,他们是明知道孩子的需求,但就是不肯给啊。这个逻辑可以推论到一切服务人的职业。你可以没有当过服务者,但是只要你当过客户,其实你是知道顾客需要什么的。如果不能给,那不是因为缺少培训和学习,那只是因为缺乏同理心。而这个部分,恰恰是学不会的。
@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社会都有普遍的教育焦虑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发明了一个概念,叫“文凭通货膨胀”。你想,人为什么希望受到更高更好的教育?表面的理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工作技能呗。但是,你发现没有?全球范围内,教育都是过剩的啊。大多数人的工作技能,哪是在学校学的,都是在真实的职场里学的。所以,大学的真正用处,已经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发放文凭。柯林斯就说,人们是想凭借文凭的优势摆脱体力劳动,进入脑力劳动这种比较清闲的工作。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洞察。人们恐惧体力劳动,希望进入脑力劳动,这是工业时代留下来的一个心理阴影。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实是:脑力劳动有它的艰辛之处,而体力劳动也有它的幸福之处,如果将来这两种劳动收入差距再缩小,那普遍的教育焦虑问题,是不是就能缓解了?
@最近我看到一段很高明的说法。我们经常连起来说“欲望”这个词,但是“欲”和“望”其实是可以分开来看的。什么是“欲”?就是我们的动物本能啊。那什么是“望”呢?那就是我们人类才特有的东西了。举个例子,有人看到美女,就心旌荡漾,这是“欲”,但是如果看完之后还在想:不知道好白菜让哪头猪给拱了,我要挣很多的钱,成为那种猪,这就是“望”了。也就是说,“欲”是生物本能,是随生随灭的。而“望”带有强烈的社会性,包含了人的好奇心、企图心和嫉妒心。这一分析,我们就知道了,“欲”是没办法改变的,谁让我们是人呢?但是“望”,是可以通过个人修养、社会网络、奋斗目标的调整来重塑的。而且这个“望”一旦被重塑,我们就会变成更好的人。所以你看,一说到欲望的坏处,我们就联想到一个词,叫“克制”。其实不然。真正有效的对付欲望的办法,是智慧和勇气啊。
@中国的皇帝制度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和西方的君主制相比,中国的皇帝制度是非常独特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西方君主是个军人,你看他们的正式礼服都是军装。而中国的皇帝虽然也控制武装力量,但他们的统治合法性,不完全来自于武力,更来自于文化和人心的构建。用饶胜文老师的话来说,中国的皇帝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六个要素,就是:秉承崇高的天命、涵盖神性的大地、植根深厚的历史、揉合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赋予永久和平和苍生福祉的天下愿景,以及伟大圣王的自我期许。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国能维持这么大的政治共同体,2000多年不散摊子,这是一个伟大而精巧的工程啊。
@偶然看到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的一段话,他说:“你是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度过了一生。没有人能够知道你的能力,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哎,这话说得挺奇怪的。你想啊,一个人生下来之后,世界就对你很好奇,想搞清楚这个新来的家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世界就只好不断地给这个人出难题、找对手、设置各种各样的困境和磨难来测试他。但是终其一生,世界还是没能搞清楚这个人到底是咋回事。为啥,因为一个人太丰富了,也太有可塑性了,世界还来不及把所有的对手和磨难都测试完,这个人就死了。所以说,我们是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度过了一生。我们到底还有多少能力和潜力,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你看,这是一个新视角啊。在这个视角下,看待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对于自己遭遇的那些困境和磨难,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因为这些困境和磨难只是对我们的测试嘛。
@继续给你介绍一句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名言。他说,“思维井然有序的主要标志,是一个人能够待在一个地方,与自己的同伴相处。”对啊,一个人的思维状态是不是稳定,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那一个间接的指标就是,看他的社会关系是不是稳定?如果一个人不断地换朋友圈子,每天如饥似渴地,而且没有方向地想去认识陌生人,那这样的人他大概率脑子是乱的。当然,如果一个人,有稳定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生阶段,拓展出新的朋友圈,那就反映出这个人的脑子既稳定又活跃。记得有一位做面试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一个面试小技巧,他经常会问应聘者一个问题:你现在用的这个手机号码是你第几个号码?如果从来没有换过手机号,那这个人就加分。如果手机号换得很频繁,那这个人就减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