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生请教爱因斯坦逻辑学有什么用,爱因斯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你们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的工人去洗澡喽!”
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他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有一位学生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哦!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会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跑去洗澡了。”
爱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是错的。两人同时从老旧的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另一个是脏的呢?这就叫‘逻辑’。”
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牵绊的时候,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晰地找寻到一切事理的根源。 要找到逻辑,就要——
跳出“习惯的桎梏”, 避开“思路的陷阱”, 逃离“认知上的迷雾” ,矫正“性情上的执着”,
要想寻找逻辑,就要脱离一切人为的布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