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为政篇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2021-02-22 06:00:58)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释】
 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谥号。无违:不要违背礼节。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赶车。
【华杉笔记】
  这是关于孝的四条问对的第一条。孟懿子问孝。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孟孙氏宗主。他父亲临终时,要他以孔子为老师。他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无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孟懿子没答话,可能没听懂,总之这对话就结束了。
  孔子这回答,本来是专针对他的,他不答话,孔子后面一肚子话就没法倒出来了。所以他要找别的地方倒,才能把这话流传出去,留传下来。
  樊迟御,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跟樊迟聊天。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孟孙氏问孝于我,我跟他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樊迟曰:“何谓也?” 樊迟答话了:“先生此话怎么讲呢?”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
   孔子这里,主要是指葬礼、祭礼,你若太简略,是不孝。若太过分,则陷父母于不忠不义,也是不孝。因为当时三家的葬礼祭礼,都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公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就是不孝,也是乱政,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
  这个在今天还有现实版,比如在大连建华表。华表是天子之物,只能天安门有,不能别的地方有。那时就埋下后面的事了。所以在《为政篇》讲礼制,这是他的道理。
【学习笔记1】
   “无违”有两种解释,一是不违背父母之意,也就是孝顺的顺。二是不违礼。哪种都能说得通,但哪种都得拐着弯说。唉,孔子经常这样,说话不带宾语。
   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孔子对“三桓”最有意见的地方,就是认为他们常干僭越违礼的事。所以,不排除孔子借题发挥、一语双关的可能性。于是,孔子当着孟懿子,只是含糊地说了俩字儿,回到弟子樊迟赶着的大车上,再解释得清楚一点。
    对于贵族子弟来说,爹妈死后,他掌权,还能不能继续遵从父母的意志,还真是个问题。怎么办?只有要求他依礼行事了。所以,不违礼和不违父母之志,是可以放到一起来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